🌎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21.佛教徒不可能因为信佛,就做事不赚钱
活在世间,我们没办法不做生意,没办法不管家庭,不能不处理人际关系,家庭的事、社会上的事,全部都要去做,但我们的第一个念头要懂得尊重自己的信仰,对佛陀有虔诚的心,对于因果轮回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我们做任…
22.你执着什么,就对治什么
咱们经常讲无我。无我它有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法无我。我、法本来不存在的,没有;但是你没通达之前,都有,宛然,所以有烦恼。我们如果没有人法,烦恼没有了,平等平等就寂灭。这样理解了,什么障碍都没有…
23.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人常常讲“即心即佛”。什么叫即心即佛?其实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不要一听劝人念佛就否定,是著相,要知道心佛众生等无差别。 既然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念佛…
24.我们本来是清净的,怎么染上了贪瞋痴的
这个问题在大乘经典当中有提过,像《楞严经》《圆觉经》都在提这个问题。贪瞋痴是怎么来的?我们自性本净,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为什么成了这样的一个颠倒的众生?从理性上、理体上来说,一切众生的自性本来是不生…
25.佩戴佛珠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国,有关念珠的记载,始于佛教盛行的隋唐时代。相传那时净土宗的道绰大师在弘法的同时常劝人“念弥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每一称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积数百万斛者。”并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计…
26.能否请人代为诵经祈福
此举当然可以,但如能自己亲身去行则更能获益。就好像和同学一起听课,学到了同样的知识,但一方经由写作业,再次运用所学、夯实基础,一方请同学代写作业,虽然作业都完成了,但最后进步的却是代写作业的同学,自…
27.什么样心地的人命运最好?
什么叫心地? 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
28.工作和修行发生矛盾怎么办?
一、眼下的工作不理想,这是要清醒面对的实际。 若有更好的选择当然好,若一时没有理想选择也不要急于求变。不能奢望简单地换一下工作就会改变一切。尤其不要有理想化的想法。不异想天开。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耐心…
29.八关斋戒为什么不允许香花涂身?
这个问题要从反向来思考,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香花涂身呢?涂身有何意义呢?男男女女装饰打扮自己为了什么呢?众生因为没有觉悟心,对自己和他人的日常行为表现不反思,不自问,随顺自己的习气习惯,随顺自己所有的…
30.称呼出家人,你还在说上某下某法师吗?大多数人都错了
你是否听过有人在称呼出家人时使用“上下”二字,你知道其中隐藏何种深义,使用时有什么讲究吗?一起来看! 对出家人的尊称 出家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某、比丘某某等。 而某某法师…
31.印有佛菩萨像的包装该如何处理
现在确实有在包装上印制佛菩萨形象做为广告的现象,其本身就缺乏对佛菩萨的恭敬,然后又散落在地面和桌上,这是非常不如法的行为,但也是众生的共业所致。我们碰到这些情况,应该先把它另外放置起来,不要亵渎这些…
32.如何处理残损佛像和经书
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 毁像焚经,罪极深重,此约可供可存者说。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执此义,则成亵渎。 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时,必须设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须设法为…
33.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几年来我提倡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其中所谓的安业,就是指安于当下的工作,不论职位高低、收入多少,也没有贵贱之别,只要不是自害害人的行业,都应该尽心、尽力、尽责,把这份工作做好。 安业并不…
34.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功。哪怕有功德,也要藏起来。不是你的功德,偏偏宣传是你的功德。这就糟糕了。叫德不配位。功德不够,偏偏站那位置,结果业障就来了。 以前的祖师,很有骨气…
35.众生百相,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国佛教中,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除比丘要剃除须发外,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别。佛教徒中比丘、比丘尼是独身修道的,必须清心寡欲。 在古代,出家需要经过官府的考试,需要有度…
36.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讲究慈悲,尤其重视般若智慧;唯有开发般若智慧,才能把「贪瞋痴」的烦恼转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们讲学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就是转「贪瞋痴」为…
37.如来藏的见分与五遍行心所法的关系
如来藏的见分,就是如来藏见法的功能作用,如来藏通过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的运作来见一切法,然后把法摄取和变现出来,这时候末那识意根才能见得到法,在这之前只能由如来藏单独见。而意根并不能见到如来藏的…
38.八个识的想心所法
在八个识的五遍行心所法里都有想心所法,这个想是指识心的了别作用、思惟作用和取着作用,也代表欲望和愿望,代表希望,几乎占据众生思想活动的一半,是识心抉择作决定的依据和动力。 六识的想归为五蕴当中的想蕴…
39.在原始佛教中,是否有音乐?
芸芸众生皆丰富,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练,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多面性的,丰富的。我很感恩能够成为佛的管道,把佛非凡的智慧发扬光大。而能够建立这么一个通道,把佛法输送给大家,让…
40.阿弥陀经里的往生条件
阿弥陀经原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找到约1753条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