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很多人朝佛像扔硬币祈福,扔不准怎么办?
答:没有这种祈福方式。 身处寺院道场,当怀着恭敬心,保持安静庄重,这样才容易观心,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投硬币这样的做法,大多带着嬉戏玩闹成分,与寺院的氛围格格不入,更会影响其他参访信众,破坏常住…
2.看到好多人点完香要礼拜几下,这是必要程序吗?
答:持香平举至眉间即可。 香点燃后,因为有明火要格外小心。正确的供香姿势,是双手持香平举至眉间即可。尤其在人多的地方,持香做幅度过大的动作,可能会伤及自己或他人。…
3.有人说寺院的香灰有加持力,能治疑难杂症,是真的吗?
答:生病须就医,心病心药治。 天然香的香灰成分,跟一般草木灰差不多,没有治病、保平安、驱邪的效果。如果香的品质不好,残留的香灰还含有毒物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健康。因此,千万不要相信小说、影视剧里,随…
4.去寺院拜佛没拜全,菩萨会生气不保佑我吗?
答:佛菩萨只有慈悲,没有嗔心。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诸佛菩萨只有慈悲和智慧两种品质,没有贪、嗔等凡夫心。无论众生拜不拜、恭不恭敬,他们对众生唯有平等、无尽的慈悲。之所以要去拜佛菩萨,是我们自…
5.很多人都会摸寺院的宝鼎、狮子沾福气,这样真的有用吗?
答:福只能靠“修”,蹭不到。 因缘因果,是佛教最基本的思想。如果没种善因,无论如何是得不到相应果报的;如果种了善因,因缘成熟一定显现,别人想拿也拿不走。所以,想要获得福报,唯有通过培植福田。 福田有…
6.寺院烧香是不是烧高香最好?
答:文明敬香最吉祥。 所谓“高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并没有可靠依据或出处。 寺院倡导大家“文明敬香”,以一到三支香为宜,目的是为引发清净、虔诚之心,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所以,无需追求数量或尺寸,大把…
7.为什么说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是佛教《心经》中“诸法空相”思想的延伸,强调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包括快乐、痛苦等体验)本质上都是不稳定的、暂时的,最终会因缘消散。 ‌ 核心思想 佛教认为,…
8.谨慎!居士不要介入道场的是非,更不要自己成为是非
居士卷入道场的是非当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居士之间因琐事或观点的对立,一种是对师父的怀疑。这种气氛不利于修行,让同修的心灵混乱。 作为一名居士,总是不由自主地看到别人的不足,这只能证明你的修行还…
9.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菩萨:第一个,我们云何应住?就讲到这个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你平常是用什么来调伏你的妄想心。那么在整个学佛的过程当中,在你…
10.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有经的意思都懂啊,这样子诵经有没有用呢?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梦参老和尚答:你明白着诵,跟你不明白着诵,两个的效果相当不同。完全明了…
11.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六年的时候,奉忏公的慈命我到莲因寺去上课。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离开学院去外面上课。我记得上的课好像是《灵峰宗论导读》。因为我以…
12.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无相无色又有何见呢?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还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呢? 答:见佛,从理上来说,空性,佛就是诸法的空性,如来,无所从来亦…
13.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心,从头到尾来检测一下我们闻法的发心和受持能力。 第一相信“生必有死”。生而为人的目的地就是死亡,身在轮回的标志就是有生死,我们是否在常态中意识到自…
14.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于自心无有利益。 持义不持文: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
15.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那么,佛教也重男轻女吗?女性适合修行吗?该怎样做? 佛陀原本不允许女性出家修行。因为古印度时期社会落后,治安不好,出家人经过旷野时…
16.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善导大师说︰佛号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佛号。 他解释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的四十八愿」中间…
17.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善法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一个初学者避凶…
18.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这是表法的,不一定非烧不可的。 我跟一位法师讨论这个问题,过去的虚云老和尚、八指头陀烧了两个手指头,他问:“你有什么看法?”我说:“观世音…
19.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
20.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的目的只有一个,破除虚妄开显…
[1]    2    3    4    5    下一页 找到约1801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