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761.
做的功德太小,不好意思回向,怎么办?
有人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功德太小了都不好意思回向,他问我怎么办?假如按他的这种说法,我们什么功德都不要回向了。 因为我们每次所做的,要么念一部经,要么念几千几万句的阿弥陀佛名号,要么做几件什么好事。每…
762.
净土行人需不需要做慈善
我想,不是需不需要做的问题,是本身就应该做。 佛讲六度万行,这些法都是佛法,但区别在于层级。所以佛讲五乘法,如果你只做慈善,那属于人天法,也就是来生做人或升天道,享各种福。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算真…
763.
哪些行为属于“不敬尊经“
佛经是成佛的说明书,我们每天做早晚功课时,都在三宝面前发愿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但如果我们自己对经典都生不起信心,不愿深入经藏,怎么能够得到智慧如海的果报呢,更不用说出离六道,成就圆满的菩提了。 有…
764.
请来的经书应该放在哪里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法即是佛身,若供养法,即供养佛。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读诵…
765.
如果把全部佛法的修行简化 其实就是四个字
我们坚持初发心特别是坚持发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里有许多故事讲到坚持菩提心不退的不易,其中,有一个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座下的比丘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很久以前就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要修菩萨…
766.
七月半烧纸钱、锡箔给亡人有用吗?
从佛教层面来看,烧纸钱、锡箔给对亡人并无实益。佛教讲六道轮回,众生临终不一定投身鬼道,而是随业、随习、随念投身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及地狱道。若烧锡箔纸钱,则为做鬼想。正如《印祖文钞》中所言:若愚…
767.
“夜猫族”看过来!佛门熬夜有多猛?
佛门极限挑战“般舟三昧”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够用功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叫“般舟三昧”。什么是“般舟三昧”呢?“般舟”这个词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叫“佛立”,站立的立,所…
768.
高僧大德为什么还会生病
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此系一定之理,断不致或有虚妄。然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转后报为现报,转重报为轻报)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此种不合理之疑议也。 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
769.
一生罪业和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
770.
受菩萨戒后还能打游戏吗
受了菩萨戒后,应以断恶、修善、度众生为修行第一要务。若以打发无聊时间或满足自己贪欲为目的,整日沉迷于看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玩网络游戏或棋牌等种种世间欲乐中,则违背菩萨戒的初衷。因为如今的电影、游戏无…
771.
什么叫加持?是一种鼓励
在唐朝时候,辛罗国有一位王子金乔觉,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道。来到安徽的九华山,就是现在的九华山,在那里修行一生,教化众生不计其数。九十九岁那一年,世间缘告一段落,示现入般涅槃,就是圆寂了。 因为这位…
772.
经变图
『经变』,经是佛经,变是『变相』或『变现』,也就是形象化的意思。经变画就是用绘画手法简洁明了地将深奥的佛教经典思想内容表现出来,又称变相、佛经变相。其取材多与当…
773.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
这个问题很难一时讲清楚,只好引用圣严法师的观点来说明,有五点困难: (一)律本太多,纵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其中律论对于条文…
774.
怎么观修慈无量心?慈无量心的观修法
慈无量心,即友爱之心,能与众生安乐之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
775.
怎么观修喜无量心?喜无量心的观修法
喜无量心,即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欢喜之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
776.
佛教如何看待“最毒妇人心”?这是不是对女人的侮辱?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不但不是侮辱,还是对女人的赞叹。这句话出自小说《封神演义》,全诗为:“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意思说,天下最毒之人莫过于妇人,女子发起狠来…
777.
为什么盗三宝物是五种灾难之首
偷盗戒的轻重与被偷盗的对象有关。《四分律》将所偷盗的对象分为三大类:一、三宝物,指佛物、法物、僧物;二、人物,指世间人之物;三、非畜物,指非人与畜生之物。 其中,偷三宝物果报最严重。佛言:比丘破戒我…
778.
哪些行为属于杀生戒
杀生戒包括以下恶行:自杀、教他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 “自杀”即自己亲自去杀,以结束众生的生命,属于身意二业所造作的恶业。 “教他杀”即自己不作,教唆别人去杀害众生的生命,属于口意…
779.
念佛时打扰到邻居,引起不满,如何处理
问:我参加了一个助念团,每天定课念佛;每周两次法会,每次法会七个小时。念佛和助念,每次有二十多人参加,会用两个木鱼、四个引磬。现在搬到一个新的道场,但是邻居不接受,说是念佛声打扰到他们了,常常会在法…
780.
人心不正净 人身就多病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是因喜怒哀乐、人我是非而来的。里面提到很…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找到约1801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