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701.莫把佛友混作朋友
“若念佛者,当是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观无量寿经》 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
702.如何才能有清净心?
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心里全神贯注,忆佛,想佛。这个时候你的心只有一个佛,什么外边境界都断绝了,清净,只是这么个时候。当你不念了,马上就不清净…
703.念一千地藏圣号声,你要多念一百声
地藏菩萨在经上说,念我名号就可以,但还是不念。念吗? 我感觉到我没有天天的这样子,一天念一万声,没有做到。但是我的道友,有好多人做到了,“我为什么做不到?没有时间!”这都是借口,信的力量还是不够。“…
704.念佛念什么
学佛所要做的,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正念,建立和修行目标相应的正念。这个目标就是解脱,就是成佛,就是往生西方。念佛的目的,也同样如此。 念佛,目的不是在于发出这几个音节,而是在内心培养依阿弥陀佛建立的…
705.为何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
学佛的居士在平常做早晚课或者念佛号的时候,经常会念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号,我们对佛号是很熟悉的,那么对其意思了解吗,尤其是“本师”二字,又该做何解呢? 释迦牟尼原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
706.佛教中的“不可说”是什么意思?
《华严经》里面的“不可说”这个词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数量词,在阿僧祇品里面定义“不可说”为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不可说转”为最大的数量单位;另一方面它有讲不尽的意思,有讲不明白的意思,无法用语言来描…
707.攀缘必然增烦恼
我们日常中的烦恼很大一部份来自于攀缘,其原因不外是我、法二执。通俗地说,就是固执己见,什么都希望做得最好,甚至于去做与自己能力相违背的事情,不知道把自己放低一些,不知道我们都是在这个世界上互相依存的…
708.业障表现为成见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行为结果的精神方面。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精神方面的意识,不容意接受新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精神状态,…
709.修行慢慢去成见
在日记《业障表现为成见》中讲了我们成见的可怕性。知道了成见是障碍我们的智慧的罪魁祸首,成见是带着我们轮回不断的元凶,成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成见是……成见有这么可怕,我就要想办法去掉我们的成见,就要断…
710.佛弟子能将佛菩萨圣像纹在身上吗?
“我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我和观音菩萨很有缘,可以纹一尊观音圣像在手臂吗?” “我非常喜欢佛教中的六度,本着虔诚之心,将六度作为对自己的时刻警醒可以将它纹在后背吗? ” …… 当纹身成为很多酷酷青年们…
711.如何理解佛教的“心、意、识”?
心意识的研究,是学者重要的课题。佛法以有情为本,谈佛法是必谈有情问题。而“心识”却是有情问题的核心,“心识”是有情的特征,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有情的生命相续,业果缘起,乃至一切活动的功能,其根本动力即…
712.如何去扩充自己的心量
通常人都只看到自己,看不到他人。任何的思绪都是围绕着个人打转,种种的追求也都跟自己有关,包括财产、眷属、荣誉、权势、名位等等。事实上,人出生时只是一点点,活着时也是一点点,死的时候当然也是一点点,站…
713.修道过程中其实就是不停地进入阿赖耶识去掏种子
那个有为法,是梦幻泡影,他的骨子里面是空的,但是我们就没有看到这个无我。所以唯识宗的修行一定要观虚妄唯识。就是你所看到的这些三界唯识,五蕴皆空,一定是空的。那别人骂你也是空的,你说犯戒了,你做什么那…
714.福德与智慧是相互的
佛陀是两足尊,福德、智慧具足。福德具足表现在有相的行为上,智慧具足则是没有形象的。一个人的福德与智慧是互动的,有福德的人需要智慧来指导,所谓“智目行足”,智慧是眼睛,修行是双脚。双脚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715.念佛时发困怎么办
每个人只要是凡夫,只要是没有成就,他都有心不净的情况,心不静的时候,我们不管它就行了。禅宗里一种说法,就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不怕你有妄念,就怕永远随顺它。你想观照,观照你当下你这颗心,啊你是用什…
716.“躺倒就不能念佛”是真吗?是你理解错了
有一个要跟大家展开一下,很多人他就是歪曲了。比方说我前一段时间,在别处听到过。有人讲,怎么讲的呢?说念阿弥陀佛躺倒不能念,去厕所不能念,去污秽处不能念。很多人又给它扩大了,切着菜不能念,烧着火不能念…
717.学佛能不能不近人情?
佛法不坏世间法,「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不顺人情不是佛法,佛法顺人情。以智慧顺人情,不迷,那是佛法;以迷顺人情,那是世法。世间人迷惑,不能通情达理,跟佛菩萨不能相比,所以世人必须要学佛。佛法就是我们…
718.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依处
我们无量劫来也造作了很多的恶业,但是大家应该明白,业都是由心造的。《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罪业既然是由心起,也要从心念,从转变心念上去下功夫来消除业障。我…
719.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
我们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二十四小时,扣掉睡觉的时间、上班的时间、三餐的时间,还有大小便的时间,还剩下什么呢?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把这些时间扣下来,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专门念佛的时间,其他的…
720.受过菩萨戒又吃肉,是破戒吗?
问:有些老居士受了菩萨戒,后来听别人误说,又放弃吃长素,已开荤吃肉多年。这样感到很恐惧,说自己破了戒。那还可不可以重受菩萨戒?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再重受菩萨戒,可不可以吃三净肉,吃六斋?这样来念…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找到约1801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