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81.
搬柴运水皆佛事
举办法会,安排工作,有的信徒被分配到厨房帮忙,有的信徒被安排到大殿礼拜。到厨房服务的,觉得有些失落,觉得没有大殿礼佛的功德大。 初一到了,有的信徒就扔下家务,跑到寺院参加法会。护法神,看到你,满脸严…
182.
这么有钱,为什么还来学佛
有的人看有钱的老板也学佛,觉得有点好奇:“这么有钱,为什么还学佛?”有位老板说:“我以前以为,人不快乐是因为没钱,于是我就拼命赚钱。等我赚到一点钱了,却发现人生更不快乐了。” 其实,钱不是我们快乐的…
183.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它的身体给杀害,把它的命给夺去了,或者说把它绑起来,关在小笼子里面。 这种系缚的痛苦,我过去也有一些经验。我们平常可以在山中经行一下、佛堂拜拜佛…
184.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病死,这个才是正常的情况,所以佛陀也有死亡的一天。我们看看佛陀死亡是怎么回事? 经云:“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殖众德本。” 我们先看佛陀入灭…
185.
你在跟佛祖算账吗?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 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广钦老和尚为了破他的执著,就…
186.
修行能把过去的不善业消除吗?
佛讲因果有三大定律:所做不失,未做不得;自作自受;行善得乐,行不善受苦。 所做不失,未做不得。我们就要在这里思考了,我们怎么消业?“所做不失”,我们所做过的事就会形成一种业,这种业是不会消失的。“未…
187.
平时如何正确的修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平时怎么正确的去用功? 耳根圆通法门出《大佛顶首楞严经》,一般来说,修法上就是依此经之《耳根圆通章》,下手功夫就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我们平常耳朵的注意力总是流向外面…
188.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区分内外? 答:内空跟外空,我们说明一下。我不知道诸位修空观你想空掉什么。诸位!你回忆一下,你以前在修空观,不管修无常观、修无分别智、修…
189.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佛在阿弥陀经里,首先说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正报,佛的庄严相好;依报,佛的琉璃世界,七宝俱全。佛说这个,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殊胜因缘,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这就是唆发我们的信…
190.
为什么说佛弟子持戒也是在敦伦尽分?
佛弟子有佛弟子的要求和规范。有五戒、菩萨戒和三皈依,最基础的就是三皈依,你不能随着外道去学。如果说宣扬一些外道的东西,你连一个佛弟子的敦伦尽分都没有做好。你受了五戒就有五戒的戒律,受了菩萨戒就有菩萨…
191.
打观音七要建立的四种信心
我们打观音七,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四种信心: 第一,相信观音菩萨的威德,观音菩萨的存在。 从理上讲观音菩萨是一种德能,六祖在《坛经》里面谈到:慈悲就是观音。每个人都具足有观音菩萨一样的慈悲的德能,一种…
192.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太子是佛门里的大护法,他的父亲就是毗沙门天王…
193.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如果众生由于你的回向没有得利益,这也不是虚妄的事情吗?如果能得利益,那就成了我作的善他受益,还有这个道理吗?这就类似于我吃饭他饱了,也没有这个道理呀。这些问话还…
194.
法布施里面最大的功德
在一切布施里面,法布施为上。你财布施只是解决了众生的一点物质匮乏的问题、饥饿的问题、贫穷的问题。但是你法布施,直接指向了他法身慧命的一种解脱。这种功德远胜于财布施。 如果用世间的善法、用通途的佛法来…
195.
佛学弟子的谦称“末学”是佛教独有的吗?
末学,有多义。 如《庄子》中“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这里的末相对于本,庄子认为德教等是根本之学,而兵刑等是枝末之学,此谓末学; 又如《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
196.
快来对照,看自己是“正常的”佛教徒吗?
初学佛的朋友经常会问:我要怎么修行?要诵什么经,持什么咒,做多少功课合适?一起来看! 什么是修行?佛教讲的修行,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而是通过这些形式帮助我们引发内在的智慧。佛法修行特别强调“修心”…
197.
佛门礼仪简要问答
问:天还没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须这么早起床吗? 答:是的。早起床,这是佛陀的教导。佛陀在《遗教经》上说过:“汝等比丘,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所以,我们应该早起,勤奋修行。 问:皈依共修…
198.
三伏天千万别穿拖鞋、短裤、背心去寺庙拜佛
进入“夏三伏”,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日子开始了。很多人贪图凉快,会穿着拖鞋,短裤,背心在街上走。那么,可以这样衣着随便地去寺庙拜佛吗? 那是非常不合适的。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寺院是佛、…
199.
参禅人为什么要说打死烦恼?
我去禅宗的道场,经常听里面的禅和子说要“打死烦恼”,这如果放到教下,则多半会说“对治烦恼”、“降伏烦恼”、“断除烦恼”之类的。禅门语录中与“打死烦恼”类似的话,还有“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禅和子…
200.
诵经时,急躁的心要如何调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态,是诵经的“发心”已落在执著功课的“数量”上了。可以自己反观一下,是不是会有诵完经之后,想赶紧在群里“打卡”报数的想法呢?若如是,则表明内心存有一份诵经的功德相,心停留在“做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