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341.佛子千万警惕《玉历宝钞》这本书
《玉历宝钞》不是佛法。有人说,这书虽然不是佛法,但也劝人行善,也讲因果,有什么不好?是的,它是劝人行善,但它的善恶标准有待商榷。它也提倡因果,但它所提倡的因果和正信佛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玉历宝钞》…
1342.为了享乐而求生极乐世界,到底能不能往生?
如果有一个人,他以贪求享乐的心,把极乐世界当天堂修,听说那里好吃好喝,“百味饮食,自然盈满”,“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觉得“那太好了!我要到那里享受去!”他也没有发世俗菩提心,只是以这样求享乐的心,…
1343.魔障就是干扰你的清净心
魔障的干扰另具特点,魔障的干扰是什么特点呢?他就破坏你这个清净心,他就破坏你的正知见,你只要知见不正了,他不管你了,让你怎么跳你就在他的手心里。如果你有了正知见,想修法了他给你破坏然后钻空子,就这样…
1344.拜佛许愿有何忌讳说法?
问:听说一旦许愿必须年年都去,是不是真的?拜佛、许愿有什么忌讳、说法吗? 答:我出家二十几年,没有听说过一旦许愿必须年年都去,佛经当中也没有这样的说法。 这是佛法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宗教化,加入了很多神…
1345.发露忏悔的正确做法
明说罪忏悔。怎么叫说罪呢?比如我做什么坏事了,我要说得详详细细的,不要笼笼统统的,不要这么好像说又不说,不说又好像说。这样子就不是说罪!这要坦白,坦白你所造的罪。 比如我杀过一个人。要说:“我杀过某…
1346.积大阴德可以改变相格、气色;命运改好的七大具体方法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使他人获福。经咒之力,可以化解一切横祸凶灾,亦能消除疾厄痛苦,更能转化坎坷之滞运,成为坦顺之途。 各种经咒,多数…
1347.“阿弥陀佛”的正确念法,别再念错了!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
1348.什么是阳德与阴德、福德与功德?
阳德与阴德 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德积不住。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
1349.为什么佛菩萨,不直接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
我们想的跟佛菩萨想的对不上。佛菩萨心系度脱,我们还念念轮回,两者根本配合不上。所以,沉湎轮回的人,不要想着有谁能替代你走解脱的路。你的最终轮回的果是因为你种有太多轮回的因。 佛法就在那里,有人传承,…
1350.如何理解佛所说的不可说?
佛所说的不可说,是让我们去思考,而不是去说,只有学会思考的人才更懂得怎么说,而不是随便乱说,很多事不说并不等于没有表达意思。因为很多时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例如: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当中,开始部…
1351.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的意思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的解释 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
1352.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切记一定要给供养
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 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就这么走了,也不供养常住一点钱,这…
1353.杀生祭祀会加重恶业吗?
【印光大师原文】世人有病,及有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杀害生命,业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境缘,多由宿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宿业,业消则病愈。 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
1354.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我作…
1355.什么是七种善妙法?
七种善妙法是:信、念、惭、愧、精进、多闻、慧。这里的多闻,是指遍学巴利经典与佛法教理,例如佛陀在阿毗达摩中教导的究竟名色法、缘起法,以及这些名色法和缘起的生起之因等。其他的六种善妙法,详解如下: 信…
1356.加持是什么
加持是修行佛法和安住圣道法以来的一种自在威力、神力以及福力。加持可以分类四种神力:谛加持力、舍加持力、寂静加持力和智慧加持力。谛加持力:三宝、佛、菩萨、大成就人以及修行人等依其意念之力。譬如,佛依其…
1357.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教是怎么解释这句话?
绝大部分人觉得有着一份缘分,命里有的就该有出现,命里面没有的根本强求不来,其实这是不对的,等于我就认命的思维是不求进取,什么事也不去费心思,更不用努力了,那与佛门的精进背道愿违了,佛门讲的是因果、缘…
1358.念佛被人嘲笑不要怕,会有天人护佑你!
问:我吃素,天天听您讲经,念佛求往生,我成了边缘人。有份信仰真不容易,没人赞叹反被嘲笑。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念佛是一大事因缘,是要解决旷劫以来解决不了的大事。在我们这个地球…
1359.佛教怎样看待微整容呢
网友私信问:师父您好,请问佛教怎样看待微整形,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男女青少年很多人对整形趋之若鹜。如果真的对自己五官有不满意的地方,究竟该不该微整呢? 昌善法师回:如果你所指的“整容”是“让相貌变得…
1360.什么是“三聚净戒”?
一、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惟有四。” 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 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