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401.
忍辱是什么意思?最好的帮手是智慧?
忍辱,是佛教徒的必修课之一,作为六度中的第三度,忍辱常常会被认为忍气吞声,甚至唯唯诺诺,如果佛教的忍辱是把所有的折辱全部憋在心里,这样心就成了大垃圾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没有智慧的忍辱,造成的灾难…
1402.
为什么夜里持大悲咒会害怕?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其实在修行中,恐怖的情绪是每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障碍,想要修行有进步,就一定要突破这种情绪。 念咒会感觉恐怖,这说明你还没有和大悲咒相应,持诵大悲咒,首先要生起大悲心,对一切事…
1403.
如何摆脱缠身灵?阴魂要如何处理?
善士问:请问如何摆脱缠身灵? 海涛法师答:这个有一些人非常关心,人一旦被东西附体了,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你要从自己的心灵上找问题,可能你有很多的心态是不好的,…
1404.
什么是守护一念,要怎么做?
守护一念,就像有些死刑犯,为了怕被杀头,只要他碗里的油不会滴到地上,他就不用被杀头,所以他看得紧紧的,因为跟自己的生死有关系。守护一念,各位要有个想法,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死,生死轮回是很痛苦的,所以…
1405.
什么是佛教的五眼通?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高功能人士开了天眼,能见常人所不可见的东西。其实,“开天眼”在佛教之中,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境界。佛陀在诸多佛经之中,提到过“五眼通”的概念,其中…
1406.
“苦海无边”是什么意思?人生真有那么多苦吗?
“苦海无边”是什么意思? 苦海无边,原是佛教用语,苦海无边指生死轮回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常和“回头是岸”连用。回头是岸,指通过佛教的修行悟道,才能获得涅槃。后演…
1407.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莲池大师: 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 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
1408.
和尚住的地方为啥叫“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
1409.
佛法中八难是什么?
八难是障碍众生闻法修行的八种厄难,比如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在三恶道里面受苦都来不及,就无有闲暇,没有机缘见佛闻法修行,这是三恶道的三种障碍。再就是生到无想天,心思不动,他也不可能闻法修行,这叫长…
1410.
观音菩萨为什么是女相?
菩萨示现,是为了度众生。众生需要菩萨示现怎样的身相,菩萨就为众生示现怎样的身相,他有从佛到菩萨弟子声闻,天龙八部等三十二应身。如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男相来…
1411.
“绝待圆融”的意思是什么呢?
首先说这不是世间法的特点,我们这个世间是二元对立的,有彼有此,有好有坏,有善有恶。 “绝待圆融”在圣道门的解释,说的是佛性,不二的意思。 “绝待”就是绝诸对待、唯一的、没有和它相对待的东西,是独一无…
1412.
十大菩萨名号原来隐含如来十大秘密
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1413.
拜佛时如何保持平静不受杂念干扰?
磕头顶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第一个要诚心,就是要把自己的心量无限放大,像《普贤行愿品》里所讲的礼敬…
1414.
什么叫无畏施?无畏施是什么?
什么叫无畏施?你怕不怕鬼?怕不怕老虎?怕不怕坏人?怕不怕原子弹?现在的人怕的东西多了。吃饭怕传染病,坐车又怕碰到坏司机,喝水又怕有细菌了,家里的碗要如何如何消毒。毒在哪里?毒在你心里。天下还有比贪、…
1415.
什么叫做菩萨行?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己任的。修学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还要观察、认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要认识到整个世间,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种不断发生发展、无常变…
1416.
什么是正法之香
一是戒香;二是定香;三是慧香;四是解脱香;五是解脱知见香。 戒香是修行人经常守持戒律,身行、口说、意想不犯戒,不造作轮回之因。定香是修行人禅行要达到的境界,在定空境界中,不执著于空理。慧香是修行人入…
1417.
为何我能边玩边念佛,安静下来反而念不了佛?
问:如果看动画片、玩游戏、散步游玩,我反而能一直念佛,但是安静下来就念不动了。慧净上人提倡静坐念佛,我一点也做不到,边走边念还能坚持一会儿。 答:慧净上人提倡静坐念佛,你做不到,“我为什么只有这样才…
1418.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
1419.
“饶益有情”是什么意思?
”饶益有情“,是指所有的有情众生你都要度他,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尽一切众生。不能说我只度人、不度狗,我只度狗、我不超度,所以天上的神、世间的神明你也要度。 成为一个佛教徒,经过王爷庙、土地公庙,有机会…
1420.
为何佛教会产生大小乘?
佛教作为一门以哲学为理论依据,心理学实证为手段的无神论宗教,最初只在上层社会传播。 说是众生平等,实际上最初基本都是在王公贵族和商人中间传播。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也只有一个出身比较低,是个剃头的。…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