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241.病人应当如何念佛?默念还是出声?
卧病在床没有办法起身的病人,应当如何念佛,是默念还是出声念?出声可能比较摄心,但又怕他伤气,请教应当如何是好? 卧病在床,确实长时间的出声念可能比较困难,默念和金刚念配合着来。如果有亲属和莲友帮忙助…
1242.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生有分段生死,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寿命不过六十、七十岁,最多也才一百多岁,俗语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使寿命再长,田地房产再多,功名利禄再高,去世的时…
1243.四念处是什么意思?四念处的内容
四念处是用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念处,破除常、乐、我、净四颠倒。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的内容主要以五蕴为主: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而走上涅槃成佛之路。…
1244.国土、极乐、众生是什么意思?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佛又对舍利弗说:这个极乐世界为什么称为“极乐”两字呢?因为极乐国土的众生,“没有众苦,但受诸乐”。娑婆世界是,“但受诸苦,没有…
1245.什么是食存五观?吃饭时真正该想的
记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寺院里的饭堂它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五观堂。宋朝理学家看到出家人吃一顿饭,他说“华夏礼乐、尽…
1246.平常如何体察本性?
这里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大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清净本性微妙难寻更难证,请问平常如何去体察本性?” 清净本性就在当下,很微妙,不难寻,也不难证。三心不可得,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执着的当下,了了分明…
1247.坚持三皈依是永远不变的方向
如何靠佛法呢?需要用正知正念!需要用智慧观照,如此,烦恼、生死烟消云散! 哪里有实在性?必然会逢凶化吉!我们需要呼吁,呐喊!把三皈依这样的正知正念——我们信仰的脚、根,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坚定不移,百…
1248.天人是怎么看待我们人类吃肉的
当我们人修行到一定时候,一定会对肉没有欲望的。为什么,很简单,就是我们的欲望改了。知道狗为什么喜欢吃大便吗?我们觉得狗吃大便很可笑恶心,其实在狗看来不恶心的。狗觉得大便好吃,很香。就这么简单。南怀瑾…
1249.日夜称说,至心不断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 如果有种种众生,听到这些佛菩萨、声闻、缘觉的赞叹,闻信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闻到了要产生信心,…
1250.给初学打坐者的建议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时,弟子们七天、五天就证罗汉果,不是假的。为什么呢? 古人物质欲望不发达,思想、心境非常纯朴,容易证果;现代人越有学问越难弄,越不会成功,因为自己太复杂了。 古人是闻一言而必行,佛经…
1251.怎样利益已故的人?
超拔,在佛法中是有的。有的居士非常看重写上多少个名字、放到哪里等等,其实这些有相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乃至不写名字,只要告诉大众僧,大家一念,被超拔的人也一样会得到加持。 经典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
1252.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
有句话说: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这个话让有的出家人听着尴尬。说居士怕因果,那是说学佛的居士,生怕身口意行差踏错,得到恶报;说因果怕和尚,那是说有些出家人在名闻利养面前根本无视因果,或者…
1253.出离心是站在世间的对面,看到世间的过患
出离心究竟是什么?出离心就是想要成佛利益众生的坚定的觉性、道心和愿力。 菩提心是人的情感因素,出离心是人纯粹的智慧因素。佛陀在理智和情感这两方面都达到了圆满,也就是福报和智慧都是最圆满的。 正见很重…
1254.念佛是要出声念还是在心里默念?
念佛是要出声念还是在心里默念? 念佛默念还是出声念,这要看时间、看地点。比如你走路的时候,或是到哪儿去了,出声念不合适,就只能默念。在不想和不能干扰别人的情况下,你都需要默念。或者,出声念念累了,也…
1255.念佛或持咒时昏沉怎么办?
虚云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写道,“始终如一念阿弥,不昏沉,不散乱。”初学者在念佛持咒或禅坐时,最常出现的正是昏沉和散乱。 一遍遍地重复念着佛号,如果陷入机械式的念诵,有口无心,昏沉就乘虚而入。如果念…
1256.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持咒是什么意思? 持咒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持续的念诵咒语。咒语持诵一百万遍算是一种基础,可以起到跟佛菩萨感应得到加持等感应,持咒时应该心念专一效果最佳,根据每个不同的咒语的不同按照他的要求去持诵效…
1257.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是令人不得解脱的根源,惟有以苦行进行对治,才能斩断欲望之根。他们选择的苦行多半时折磨色身或在烈日下暴晒,或在河水中浸泡,或像牛和狗那样生活,等等,以…
1258.修行是要找一个平衡 还要反省自己的业力
调整自己的做法,不要再去搞试验了;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饮食。比如说,你得的是热病,非得吃辣椒,那就越来越麻烦;再比如说,你得的是低血压,然后整天吃白菜,那也不行啊!因为低血压是缺少营养啊。 所以佛教…
1259.为什么有人总生女孩?
善士提问: 师父您好!请问为什么有的总生女孩?怎样才能生男孩,是不是需要放生? 恒传法师答: 现在的人有时候为了生一个男孩,费很大的周折,有时候会用中药,或者卡时间,或者用一些西药控制,有的甚至把身…
1260.信佛六层次 你在第几层
一、信佛 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认识佛教。 对佛教的义理并不了解,也没有皈依受戒,只是觉得佛像很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的传…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找到约1801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