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BaiFoDian
📁
佛教知识
📄
列表
81.
学佛要学很多吗
在学佛之后,我们的道友们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得不够透彻、经典看得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有时候又嫌太长;有时候听说《华严经》最圆满,就去念《华严经》;或者念《法华经》……反…
82.
何谓“佛法无定法”?
佛说一切法本无有定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因为法无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是经过各种苦修等才能成道的。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如达摩祖师、六祖慧能大师、黄檗、临济宗师、憨山及近代的虚云禅师等,并没有修过一…
83.
文殊菩萨的慧剑有多厉害?
听文殊菩萨的话,生起出离心和大悲心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做一个最听话的弟子。文殊师利菩萨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去如法而做…
84.
【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 化身,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灵等超自然力量,通过某种方式,以人类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献中,神明由天堂来到人间,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现,他的本体仍然在天堂或灵界,出现在…
85.
“上报四重恩”的“重”怎么读?
问: “上报四重恩”,“重”有二种读音,一个是读zhong,一个是读chong哪一种更合适? 答: 我因为这个事查过。我们在普陀山的法会也好,我们佛学院的法师,我们每次回向,给学生讲课也好,用的是c…
86.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不清净、有厌怠心。为什么在修法时没有心力,内心不清净,平静不下来,感觉身体很粗重?为什么在利他发心的过程中,会感觉很疲倦、很懈怠?就是因为我们具足了五种障碍。这五种障碍到底是什…
87.
善根指的是什么?
善根指的是什么呢? 善根指的是破恶、生善的根本。你可以把善根理解成好的根机、好的基础,善根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的善法而言的,因为身口意三业的善坚固,所以称为根,根还有生长的意义,就像树根扎入土壤中,…
88.
僧袜
我国的僧尼们,于‘僧鞋’之外,还穿著长筒的‘僧袜’。所谓‘僧袜’,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布袜;于今并且有人把它叫做‘罗汉袜’了。‘罗汉袜’的颜色,在习惯上都是以灰色为主。穿著「罗汉袜’,不但可以冬季…
89.
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流”是约你内心的状态,就是等流习气。你过去生杀生,除了让你到三恶道乃至于寿命短促以外,你来生看到蚂蚁,莫名其妙地就有…
90.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点我们真的要知道。今生的痛苦我们可以接受,但是我们不能接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为我们的未来有…
91.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而“不迷”是修行的一个重要关键,它是一种理观,属于智慧的观照。“不迷”在蕅益大师的批注当中,开展…
92.
众生是什么意思?众生的含义
众生梵语“萨埵”,传到中国之后,有两种翻译的方式。在玄奘大师以前,一般翻译为“众生”;在玄奘大师之后,称为新译,很多时候都翻译为“有情”。玄奘大师也有用“众生”的概念,具体看在哪种语言环境下说的。众…
93.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是清净的意思,“心净为体”。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是超胜十方诸佛的庄严刹土,是我等众生故乡…
94.
“调御丈夫”是什么意思?
佛有十一种名号,第八个名号称 “调御丈夫”。 “丈夫”在古代泛指男性,这里用以代表所有众生,也指大丈夫。有志气而又勇敢刚毅的,没有问题的男子汉,称“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95.
舍利子和舍利有区别吗?
舍利子和舍利很少有人知道两者区别,大多数人认为舍利子和舍利,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叫法。但其实不然,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1、舍利子,乃是得道高僧圆寂火化之后所凝结成的晶体。 2、舍利,指的是高僧大德圆寂之…
96.
善来比丘是谁?善来是什么意思?
“善来”是古印度比丘僧欢迎来人的敬语。《寄归传》云:“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 另外,在佛陀时代,对于前来要求出家之人,由道人之愿力与佛…
97.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父的依宿处,我们修建寺院,没有师父居住,那么,寺院的意义是什么呢? 佛弟子们都应该懂得: 唯有僧宝才可以住持佛法! 唯有僧宝才能够续佛慧命! 唯有僧…
98.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
99.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的话:“一个话头,就能把你送到家。”所以就有“举不顾,即磋互。拟思量,何劫悟。…
100.
佛教中的眷属是什么意思?
“眷属”一词,除了表示家眷、亲属,在佛教中还有特殊的涵义。 《法华玄义》卷六说到: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人;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计有五种: 1.理性眷属:诸佛与众生之理性平等,自然相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找到约985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