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佛教网

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文 / 静波法师 2019年7月4日
  及六祖南还,惠明等追至庾岭夺衣钵,祖弃石上,明提掇不起,明云:“我为法来。”祖云:“汝为法来,但屏息外缘,不起一念,当为汝说。”明良久,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即大悟。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参究之的诀也。
  所谓“及六祖南还”:等到六祖拿着衣钵向南往回走时。
  所谓“惠明等追至庾岭夺衣钵”:惠明等人追到大庾岭要抢衣钵。惠明是个将军,他跑得很快,也很勇猛。
  所谓“祖弃石上,明提掇不起”:六祖将衣钵放在了石头上,惠明去拿衣钵拿不动。虽然他有劲儿,但他就是拿不动,不可思议。
  所谓“明云:我为法来”:于是惠明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他只好这样说了,因为他拿不动,能拿动他就一定要拿。这就是贪!我们现在也都是贪!你贪著什么都是个贪,要想打破这个贪实在是太难了。
  所谓“祖云:汝为法来,但屏息外缘,不起一念,当为汝说”:六祖惠能大师就开示他说,不要在乎外缘。但不是没有!现在,我们很多人一听说“屏息外缘”就逃避,就躲避,那是错的。所谓“屏息”,就是我不在乎它。所谓“不起一念”,就是不生起一个实在的念头。佛教说:“我们不应该有分别心,但必须要有分别智。”有了分别智,那你就自在了。所谓“当为汝说”,就是所以我要给你说。
  所谓“明良久,祖云”:惠明沉思良久,然后六祖惠能说。
  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我觉得这句话是佛教的关键。哪怕你学了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你都必须得明白这个道理;无论是禅宗、净土宗,还是什么宗,都得遵循这个道理,就是:佛法不可以用善去思量,不可以用恶来思量。
  有人说:“我做了很多好事!”很骄傲,对不起,你不是佛教徒;有人说:“我做了很多坏事。”对不起,你更不是佛教徒。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说你不要执着自己干了好事,也不要执着自己没有干坏事。
  所谓“正恁么时”,就在这当下。所谓“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就是那个才是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那就是解脱!那就是自在!我们现在很多人,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啊?没有找到。天天直眉瞪眼,稀里糊涂,天天瞎猜,胡思乱想;再不就道听途说;再不就随波逐流,这跟学佛没有关系的。
  所谓“明即大悟”:惠明马上就开悟了。大悟就是一下子桶底脱落,一下子就没有负担了,一下子心里就没有挂碍了。
  所谓“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参究之的诀也”:这是六祖惠能大师第一个开示别人参究的根本。妙旨就在这里,就是你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并不是你可以不担当,并不是你可以不负责任,这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是统一的。我们现在更多的人,要么就是这样,要么就是那样,就一直在两边之间徘徊。你错了!那不是佛法!
  谢谢你看完 静波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有情执到底对不对 下一条 经上讲的粗分的和微细分
延伸阅读 修行人应如何消除三障 忏法上说,要灭除三障,当生七种心。哪七种心呢?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楞…知见不正,纵修得十万岁寿命,还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难遇。我们业障重的苦恼众生,虽有善根感受这…自己不相信自己,怎么了生死 现在讲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弥陀佛,在这个世界障碍多…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答:这个很…自我意识太强的人,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 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感觉。弟子不清楚入…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