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521.
什么是“违缘”?
问:顶礼恩师,祈请您加持弟子消除一切违缘。 答:我不知道你所指的违缘是什么?是世俗生活中的违缘,还是修道上的违缘呢? 问:恩师,难道违缘还不是一样的么?弟子认为疾病、灾难以及生活和事业上的坎坷、不顺…
522.
佛弟子购买房子需要注意的事情
问:顶礼恩师,在家居士要购买房子时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答:首先要观察自己买房子的目的。如果买房子是为了炒房子赚钱,那么买房子的时候就需要观察房子所在地段,及其地未来发展状况;若佛弟子买房子是为了居住…
523.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先通过对佛法教理的闻思,改变错误的思想,断除烦恼产生的温床,再借助事项上的修行,“历境练心”,才能避免陷入惯性的生活模式,被其麻醉而不自知。 问…
524.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来本俱?还是本来如是,只因一迷一想之间就堕落边离,而失佛性呢?恳望师答,谢谢。此困扰长久,惭愧。 答:关于佛性是简洁明了的。正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
525.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受?从反面来回答,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的,有四种人。 第一种是诽谤佛法的人。有些人由于受世间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听到出世间的佛法他本能地就会生起怀疑,甚…
526.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着,绕来绕去,累得要命,好不容易到了终点,突然发现还有一条便捷的小道,但是走上去才看到,山这边看不到。 佛都是…
527.
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不少人念经就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或者是不甚了义,不理解经中道理。这样不了经义,只是读诵,也是功德很大,然而,…
528.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我的淫念很多,不自觉就生起,有什么办法对治? 答:我们的内心会有种种的妄想杂念,这些妄念里面更多是淫欲的念头,这是一切欲界众生的通病。 那怎么办呢?…
529.
为家人买肉和烟酒会影响往生吗
问:我想吃长素和受持五戒,但是身边家人朋友要我帮忙买众生肉、马票和烟酒等不如法的事。如果不做会伤和气,如果做了又觉得内疚不安,不像佛弟子。这种情形请问应该怎样恒顺众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上不如法的行为…
530.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起坏心思,非常注意。咱们说是佛门,进入佛门,不错了,是福田之地,种福田;善根之地,培育善根。 但是造业也很大呀,知道吗?为什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
531.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学佛人的人我是非——实际上很多佛教的寺院、机构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这也是末法众生的一个特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这是非来自什么?实际上就是来自于我执。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主意;我的见解对,你的见解…
532.
情执太重该怎么办?
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既生于世间,众生则都会有情爱执着之心,区别只在于多和少,轻和重。如你所说,感觉自己“情执”太重。其实,师父是赞叹你的,因为,你知道自己的问题,并且想要改变,已…
533.
佛教为什么要撞钟?
佛教发源于印度,兴起发展鼎盛在中国,有很多元素已是中国化,本土化,而被世界佛教认可。 特别提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也不知从何时、何朝代开始,用到了钟这一法器。 钟,己成了汉传佛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法…
534.
世间根本的善法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间修行,无论是世间的善法还是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以人这个本体来践行的。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开创了佛教,教导我们:一切众生皆具如来佛性。众生有胎生…
535.
高僧大德火化后为什么会有舍利?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
536.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那拿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的表示智慧,这个宝剑是代表智慧的,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
537.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菩萨。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弥陀略解圆中钞》 文殊师利菩萨,大家很熟悉了,是大乘佛教智慧第一的菩萨。他有多种名称,这里举出了三个名称。 第一…
538.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 一定坚信不疑,念佛要一心诚心地念,决定能往生。但是往生你得信,这三个都叫信心。因为你信得及,你才肯发愿,才愿意去。你信得…
539.
让我们的心与法想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有名的大德。但是过了几天,人们所说的大德,在他的眼中,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他就想,还是再去其它地方参学吧!但是他被这个寺庙清幽的环境所吸引,舍不得离…
540.
皈依后的你与别人有何不同之处?
皈依后要常念三宝的功德。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要居住在佛、法、僧三宝上面,就是我们的心不能离开念佛、念法、…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找到约1801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