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师道 / 济群法师 / 文章 / 认识菩提心
佛教网
认识菩提心
  《认识菩提心》
  2003年9月,济群法师在戒幢佛学研究所为学员们开讲《认识菩提心》系列讲座。
  在为时一周的讲座中,法师从“普通人的发心”开始,层层深入,详尽阐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殊胜、菩提心的发起因缘和菩提心的实践原理。法师立足于华严的见地,结合唯识、中观的思想及藏传大德对菩提心教法的开示,并参照自身的修学体验,对菩提心教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诠释,使得一向被人们当作口号的菩提心的教法,得以从理论走向实践。
  认识菩提心
  2003年9月,济群法师在戒幢佛学研究所为学员们开讲《认识菩提心》系列讲座。
  一、普通人的发心
  “发心”这两个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长辈们要求我们发心,许多同辈之间彼此也会用发心来相互鼓励。但细究起来,有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发心的意义?又有几个人能将“发心”发得到位、发得准确、发得有水平?事实上是很少的。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发心似乎已经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二、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
  三、如何正确发心
  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围绕我们的心性展开,是在帮助我们解读心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不了解心灵的种种误区,势必无法正确地发心。
  四、菩提心的殊胜
  我们已经了解到,学佛的正确发心是发菩提心。但在佛教界,不少人仅仅将发心作为口号,却不曾付诸行动。原因何在?我想,应该是对菩提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五、菩提心的种类
  菩提心是成就佛道之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佛果的无上菩提,正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关于菩提心的种类差别,在大乘经论中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简要地说,可以归纳为两类: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六、菩提心的发起因缘
  如何才能发起菩提心呢?菩提心之根本为利他。但这个“他”,并非我们心目中特定的“他”,亦非我们喜爱的亲人朋友,而是一切众生。
  七、菩提心的特征及实践
  凡夫的心灵世界中,每种心行皆有各自的特征:贪心有贪心的特征、嗔心有嗔心的特征、慢心有慢心的特征。
  八、菩提心的实践典范
  论及菩提心的实践典范,首推诸佛菩萨。我们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等大乘经典时,不应仅仅关注佛菩萨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更应看到佛菩萨是如何成就的。
  九、结 语
  菩提心的内容介绍到这里。这只是从整体上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发心纲领。其实,每部大乘经典都可作为菩提心的教材,可立足于菩提心进行诠释。
  十、问答篇
  修学菩提心的行人,应经常读诵《华严》。经中描述的菩萨境界可谓波澜壮阔,其精神、愿力和修行,无不令人倍觉震撼。依菩提心修行,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修行方式,因为它要求我们主动塑造和佛菩萨相应的品质。

© 2020-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师道
🔗
菩提心
🔗
皈依修学
🔗
正信佛教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