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佛教如何看待名声?
佛教网

佛教如何看待名声?

文 / 静波法师 2018年9月12日
佛教如何看待名声?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什么叫声名?就是名声。声就是声名远扬,说这个人一呼百应,这是声;而且所谓“居高声自远”也是声,是因为站在高处,所说的话就会有影响力。一个百姓的声音和一个省长的声音相比,你说谁的声音传播得远?肯定是省长的声音有影响力,不是说他的嗓门高,而是因为因缘的不同,他说的话具有代表性,就会被更多的人所重视。
  我们需要澄清的是:如果身居高位的人,声音不再代表个人,那么作为当事人或者旁观者的角度,就多了一份理性和清醒,因缘不一样,责任也不同。
  那么名呢?是名气,或者叫荣誉,是外在的一些东西,就像我们戴的帽子、穿的衣服一样,它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我们追求的往往都是外在的,为什么着相?着相其实就是追求外在的东西。因为我们看外在的东西都是实在的,所以才会去着相;如果认识到外在的东西不实在,那么我们还会相信这些东西吗?所以我们就说“声名丧本”。
  如果过分追求声与名,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内在,丧失本来面目,这一点需要反省。
  谢谢你看完 静波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 下一条 人生就是一个苏醒的过程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