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最根本的修行法门,那便是要安住当下
佛教网

最根本的修行法门,那便是要安住当下

2018年9月8日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闻思佛法,如果不能在当下一念得到落实,就像是远水不解近渴。手有千根线,全靠一根针,只有把针磨锐利了,线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也用不上。如果不能把握当下一念,所学的知解也只是摆设而已,中看不中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行千里,却也始终不离足下,能走好每一步,就能远行千里,当念之理,亦复如是。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学佛无难,善护当念――守护好当下一念。修行最根本的法门,就是要安住当下。南怀瑾先生讲《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到「善护念」三个字,其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要我们妥善地照顾我们自己的念头,而这个念头无他,就是我们的「当下」一念。故「善护念」实际上已包含了所有的修行方法,至于如何去妥善地照顾「当下」的一念,方法上也许各异,但却是殊途同归。
  【憨山大师】如今做工夫,先要剷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
  【六祖大师】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是为功德。
  【元音老人】对境不迷惑,不动摇,能起用,这个功夫就是观照。诀窍就是“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
  【净慧长老】让觉知自己当下这一念,运用在任何境界上,都不被境界所转化,这是用功的一个玄之又玄、简之又简的法门。
打赏
上一条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果报中 下一条 命由我立的造命之学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