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佛教网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专题《文殊菩萨文 / 智敏上师 2018年8月31日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文殊菩萨的塑像,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宝剑。宝剑在世间上是杀敌用的,菩萨还杀人吗?当然不会。那拿着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地表示智慧。宝剑代表智慧,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把这个智慧用宝剑来表示。
  为什么宝剑要举起来呢?就是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观照自己的念头,有一个妄念——烦恼一生起,宝剑马上砍下去。犹如边防部队的枪炮,随时在瞄准,一发现有敌人的行迹,马上开火。我们常说,修行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精进,不懈怠、不放逸,就是指烦恼起来时,马上把它断下去。
  经常有居士问:“本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心里还比较平静,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烦恼,但是静坐之后,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念头都会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种子很多,在平时,心里的妄念很多,把它盖住了,显不出它的行相来,当你心静下来时,这些东西都冒出来了,就像显微镜,你慢慢地去近距离观察它,它就出现了。这些怪念头,自己看了很可怕。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些念头,可是一坐下去,这些怪念头,都是罕见的念头,会涌出来。”这时候正是用功的时候,你观察这些念头的害处,这些念头如果随它增长,或者发展到身口行动,将来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很可怕!那么正是你用功的时候了。它不出来,你还找不到它;它出来了,正好把它抓住,消灭它。
  你要消灭它,就要有消灭它的办法。空观,对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了解空,谈何容易!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我读《金刚经》非常的喜欢,读《楞严经》也很欢喜,《金刚经》不好懂,《楞严经》好懂。”我说:“《楞严经》恐怕也不好懂吧?”这些经都是讲空性、讲极高的东西,初学恐怕不好懂。你懂的只是皮相,真正的内涵,不经过一番学习,理解不了。要从俱舍、经部、瑜伽,最后到中观,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概念。
  这还是初步的认识或者理解,真正要起作用,还得经过脑筋的思惟、思想的磨炼,最后经过定中的修持,这样才能产生。有漏的空慧转成无漏的般若智慧,这时候观照的作用才真正起来,一切法空的味道才真正尝到,那是见道以上的事情了。对治烦恼,不要说初学,就是老修行,很多都还在这个境界里边。你要真正见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时刻提高警惕。
  烦恼来时,最好的办法是观空;但是你空没有观起来,就要有对治法。怎么对治?五停心观:散乱重的,修数息观;贪欲重的,修不净观;愚痴重的,修因缘观;我慢重的,修界分别观;瞋心大的,修慈悲观。
  谢谢你看完 智敏上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什么是佛教的四无量心 下一条 什么是缘起论?佛教缘起论的含义是什么?
延伸阅读 很多人朝佛像扔硬币祈福,扔不准怎么办? 答:没有这种祈福方式。 身处寺院道场,当怀着恭敬心…看到好多人点完香要礼拜几下,这是必要程序吗? 答:持香平举至眉间即可。 香点燃后,因为有明…有人说寺院的香灰有加持力,能治疑难杂症,是真的吗? 答:生病须就医,心病心药治。 天然香的…去寺院拜佛没拜全,菩萨会生气不保佑我吗? 答:佛菩萨只有慈悲,没有嗔心。 “十方三世佛,共…很多人都会摸寺院的宝鼎、狮子沾福气,这样真的有用吗? 答:福只能靠“修”,蹭不到。 因缘因…寺院烧香是不是烧高香最好? 答:文明敬香最吉祥。 所谓“高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并没有可…为什么说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是佛教《心经》中“诸法空相”思想的延伸…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