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念佛观
佛教网

念佛观

文 / 净宗法师 2018年8月23日
  有人说:“我没那么大慈悲,也没那么大智慧,无我做不到,我只是念佛的。”
  念佛,好,有念佛观。什么是念佛观呢?
  作为一个念佛人,其实有的时候我们都忘了自己是一个念佛人,念佛的观念没有深入内心。
  我想有几点:
  第一点,要时刻记着我是极乐人。学我们这个法门,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的;如果忘了这一点,那你往生不定,就不能称为一个真的念佛人。
  好了,我们往生是一定的,我们现在虽然在娑婆世界,其实我们的户口,我们的名字,已在西方净土。
  如果有这种认识,你在世间做事怎么能不自在呢?怎么会跟别人计较呢?你都是极乐的菩萨了,还在跟凡人计较!
  有一个人在走路,突然一个小青蛙把他的脚碰着了,结果他就蹲下来跟那个青蛙计较——会这样吗?不会呀!只是一个小青蛙嘛,对不对?
  那你是极乐的菩萨,你在这里做事,还会跟凡人计较吗?时刻想到“我都是要到净土成佛的人了”,自然非常放得下,心里很坦然,境界就不一样:这就是念佛观。
  我们既然是极乐人,我们来到世间做什么?跟别人结善缘哪!事情做成也好,做不成也好,都可以,可成可不成。但有一点一定不能失败,就是我们和人家一定要结善缘。
  结到善缘就成功了,事情没办好,没关系,让他愉快、让他安心、让他喜乐就好了。遇事逢缘如果有这种心念,就会有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点,我们念佛的人要知道弥陀是主人。如果有这种想法,你就不会太煎熬自己,“事情怎么会这样!”
  弥陀做主人,我们为阿弥陀佛做事,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手在推动,你那么着急干什么?就好像你就是主人了。
  我们做弥陀的手足,做事就会非常平静,做起来很有力量,很有靠山,就不会觉得没有底气。
  弥陀做主人,讲成讲败,我们也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短视。
  阿弥陀佛做主人,你怎么知道事情办不成就不好啊?办不成说不定最好,阿弥陀佛看得到更远的未来;他不仅看你一个人,他看周围一圈人,他看所有的众生。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弥陀做主人,自然就有阿弥陀佛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做种种善巧因缘的安排。
  那我们所要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我的起心动念,我设定的目标,我的三业行为,符不符合念佛人的身份,符不符合弥陀救度,是不是在推进这个法门,是不是在为利益众生?”如果是这样,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有阿弥陀佛来做。
  就怕你不是这样,你有自己的东西:“我要为我的名,要为我的利,我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给大家看看……”——没有什么一定。
  如果我们的心坦然让弥陀做主人,那我们的方向就跟阿弥陀佛一致。
  打个比方,我们就是灯泡,阿弥陀佛就是电源、能量。我们不会放光,阿弥陀佛会放光。
  弘愿寺不是哪一个人建起来的,是阿弥陀佛要成就这个寺院,是这么多念佛众生需要这么一个专修道场,这是弥陀在做事情。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要干扰阿弥陀佛的事业,不要坏事就行。
  往往我们过多地想,过多地思虑,有过多的知见,其实是障碍了阿弥陀佛的事业,这是帮倒忙,越帮越忙。
  我们应该在内心静静地体会:我应该如何拿捏,如何去做,如何去顺应这个法门、顺应弥陀的心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些。当然,这也是在做事当中去体会。
  当然,念佛观也有“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像《宗风》所讲的这方面,都属于念佛观的内容。
  谢谢你看完 净宗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禅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 下一条 向上一着,不是人人够得着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