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星云大师谈处世四互与四学
佛教网

四互与四学

专题《星云大师谈处世文 / 星云大师 2024年5月11日
  基本的做人态度是,和人相处要能沟通往来,不可各自为政,多人在一起应要彼此互相学习。我有“四互与四学”要大家实行,这“四互”是:
  一、互通:我一向提倡集体创作,在同一屋檐下,吃同一锅饭,要能互通往来,互相问好,互通资讯,互通友谊。一个人的信心、修养、学识、能力,外表是看不出来,也不会知道。如果对周遭的人、事、物都不知道,不就成了隐士了吗?任何事都要从心里去知道,若不知道则要想办法去了解——互通了知。心如流水、空气、音声、香气到处流畅,才会有“世界”。
  二、互助:若有活动,各单位要彼此互相支援协助,不可有“自扫门前雪”的观念,不管是主机或小螺丝钉,彼此都是一体的,短视的不接纳、不包容、自我排斥,如何做事?
  三、互赞:“要能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尤其是晚辈者对长辈要多赞叹,对伦理观念要加强,这种赞叹要从内心发出,才会有学习的意愿。
  四、互敬:看到别人有一点好处就要起恭敬心,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就要更加恭敬别人。车子没有油了,就开不动,希望大家今后要互相加油。对长辈、信徒、义工、同事都要心存恭敬,才不会变成“无根”之人。一个人没有根,东飘西荡之下,最后会迷失自己,成为没有方向的人。
  “四学”是:一、 学讲:“讲”很重要,但要讲出有思想、有创见、有佛法、有见解的话,善讲者还能“观机逗教”、“契理契机”,且能圆融。
  二、学做:“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空谈无用,讲了要能做到,尤其是佛门四十八单职事,样样都要学,每项都要“能”、都要“行”。但是初学者不要贪多,要学又要贪多,最后可能样样都学不好,得不偿失。
  三、学慈: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要学习慈悲、微笑、讲好话,替人解决困难。一个人任何东西都可以失去,但绝不能失去慈悲。有慈悲,就有佛法,故要用心去学习慈悲。
  四、学改:衣服太大了不合身要改,布置不如法要改,饭菜做不好要改进,树木盆栽在细小时,就要用心修剪整形,否则长大长粗就调伏不了。明知自己有缺失而不改,依然故我,则永远不会进步,能改者必然进步神速。要“安于本座”,在一行而能乐一行,永远不嫌弃任何一种工作。要改心、改性格、改习性,把不好的统统改了,年轻时不改,到年长时定型了就改不了。
  除此“四互与四学”,更要做到:
  一、不苦恼不烦恼:任何事只要欢喜、快乐,有“难遭难遇”的想法就不会有苦恼烦恼。出家就要与苦恼绝缘,与烦恼作战,凡事要谦虚,要低头,要多请教别人,要“知苦恼”才不会有苦恼。
  二、不比较不计较:比较就会有分别,计较易起烦恼心,希望大家都是大德,做人方面要憨厚一点,心量不要太小,心思花在比较计较上,道念怎能成长呢?
  三、不推诿不怨恨:稍遇挫折,对常住、同事就不满意、怨怪,彼此不往来,彼此不沟通,事情怎能办得圆满呢?
  在团体中彼此关系都非常密切,能做到凡事不推诿不怨恨,才能从中得到法喜。学佛要知缘起,这就是最现成的因缘法呀!不把握当下的佛法,不在生活中修行,又怎么能够圆满人格呢?
  四、不懒惰不懈怠:在佛光山道场办道,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久了自然可以看出谁有耐力?谁经得起考验?只要有战斗精神,路遥能知马力。一个人宁可笨一点,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跑完全程,也不要成为聪明的投机分子。能投一时之机,不能结永恒之果,千万不要忘了,努力的过程就是一种“结果”,没有流汗的过程,就算甜美的果子摆在眼前,也体会不出果子的美好。
  谢谢你看完 星云大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怀念煮云法师 下一条 多被利用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