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修行人应如何消除三障
佛教网

修行人应如何消除三障

2024年4月19日
  忏法上说,要灭除三障,当生七种心。哪七种心呢?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
  惭愧,即要对自己罪业深重,无有出期,生可惭可愧可羞可耻之心。恐怖,即自己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必堕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苦,由此应生起恐惧之心。厌离,即对生死轮回、众苦交煎生起厌烦心、出离心。
  菩提心,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发誓修一切种智、誓愿成佛之心。怨亲平等,即于一切众生平等饶益,无彼我相。报佛恩,即知佛恩难报,当于此世勇猛精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观罪性空,即罪无自性,从因缘生,作诸恶业而生诸罪。亦从因缘灭,洗心忏悔则罪灭。
  我们以这七种心来拜忏,全身心投入,诚心忏悔无始劫以来所作恶业,发起改往修来勇猛的决心,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忏罪的力度就很大。许多人有这种感受,拜忏后,感觉身心轻松了很多,这就说明你身上的障碍轻了。除了拜忏,平常也要勤修忏悔。同时,修学戒定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消除罪障都是最有力量的。
打赏
上一条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下一条 做事认真是执着吗?这种算随缘吗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心,从头到…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