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真正的快乐收心的练习
佛教网

收心的练习

专题《真正的快乐文 / 圣严法师 2023年12月25日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用上、观念还来不及转变,就已经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收摄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内,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体器官,接触外物之后就会喜欢它,希望占有它、争取它,而无法拒绝诱惑。有时候即使眼睛闭起来了,心里的影子还在,把耳朵塞起来不听也没有用,总是余音犹存,此时就要感受一下,这种困扰的感觉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乐?是痛苦、还是享受?事实上,如果把眼睛闭起来,还是有影子在前面晃来晃去,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并不是快乐。
  就像谈恋爱谈得非常入迷时,对方的容貌、笑颜、声音总是萦绕在脑际,放也放不下、丢也丢不开。即使对方远在千里之外,却好象就在眼前,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单相思、单恋,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们可以好好分析,这种萦绕脑际的影像和音声究竟是不是真的?脑海中的影像在睁开眼睛以后,可能就不见了;耳朵听到的声音只要经过仔细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脑子里的想象而已。所以,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这些都只是内心的幻觉,而不是真正的快乐。
  如果还是想得很痛苦,我们可以不断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觉来享受呼吸。如此一来,就会产生移情作用,心里挥之不去的念头,在注意呼吸后可能就会转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头也是收摄六根的方法之一。我们的念头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现,所以当出现粗钝、强烈的念头而又无法摆脱时,就可以试着数呼吸、享受呼吸。当再有其他念头出现时,就能慢慢体会到,刚才明明还在想的事情,现在又不想了,而现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刚才的念头已经被切断,变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们的脑袋会不由自主地继续想别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这个念头本身,也会不断地再被其他念头切断。每当我们发现其他念头出现时,不必理会那些念头,还是继续回到呼吸的感觉,藉此把那些念头切断。像这样交错着把念头切断,这些念头就变成片断的,既然是片断的,那就是幻觉、幻相,便可以渐渐把这些念头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杂乱、无法控制时,拜佛也相当有用。拜佛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的觉受,专注在拜下、起立每一个动作的感觉,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么拜佛也没有关系,跪在佛前专心磕头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时注意每一个脚步踏出去的感觉,当我们这么做时,会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体上,也就能收摄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的心其实是向外发散的。我们要经常练习把它向内收摄回来,回到自己的呼吸、念头以及动作的感觉上。透过这样的练习,就能够逐渐放下外在的干扰,达到收摄六根的目的。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下一条 无常就是永恒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