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文字的力量是伟大的,要敬惜字纸和尊敬经典
佛教网

文字的力量是伟大的,要敬惜字纸和尊敬经典

文 / 印光大师 2021年5月15日
  文钞原文: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
  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
  又近世儒者,率皆不知敬书。或置之坐榻,或用作枕头,或以圣训供戏谑,或以法言证鄙事,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自看书。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亦不洗手。以故真儒日稀,而世道日见陷溺也。倘以此习惯看佛经,则未得其益,先获其祸,深可痛伤。
  恳祈信心士女,各各注意于尊敬经典。即儒书所说,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嘉谟,何可任意亵渎。亵渎,即是自弃其身于明明德止至善之外。佛经所说乃生佛之三世因果,凡夫之六道轮回,与夫背尘合觉之方,超凡入圣之道,较比儒书只说现世,不说过未,只重形躯,不重心性者,当切要百千万倍矣。
  以素所习惯读儒书,尚获大罪。倘以此习惯读佛经,则其罪不更大乎。若能竭诚尽敬,则罪业日消,福慧日增。近则现生往生西方,远则将来圆成佛道。我愿同仁,纳此刍荛,则现未之益,悉皆亲受矣。
  ——《印光法师文钞》•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文

  如诚法师译文:
  一个人生在世间,资助我们成就品德,通达成才,建功立业,以及一个才学,一门技艺,养活自身家庭,都是由于文字的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是世间的至宝,能使凡夫变圣人,愚人变智人,贫贱的人变得富贵,有病的人获得健康安宁。
  圣贤的大道法脉,得到在千古久远之前;自身家庭的经营,遗留给子孙后代,没有不依仗文字的力量。假使世间没有文字,那么一切事理,都不能成立,而人与禽兽就没有差异了。
  文字既然有如此的功德大力,固然应该珍重爱惜。我私下见到,现今的人任意亵污文字,简直就是将至宝等同粪土一般,能够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吗?
  又,不但有形的文字,不可以亵污遗弃,而且无形的文字,更不可以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如果不亲自努力实践,就成为亡失八字了。八字既然亡失,那么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是悲哀吗?
  又,近世的儒生,大都不知道恭敬书籍。或者将书放在坐榻之上,或者当作枕头用,或者将圣人的训导作为诙谐有趣的玩笑话来说,或者将法道经论拿来验证鄙俗琐细之事,或者生气大怒,将书本扔到地上,或者大小便的时候,还拿著书看。
  种种亵渎,不能一一举出。不但大小便之后,一概不洗手,即使夜晚与妇人同宿,也不洗手。所以真正的儒生一天天稀少,而世道一天天眼看就陷堕沉溺。倘若以这些习惯来看佛经,那么没有得到读经的利益,先获得亵渎的罪祸,实在是深深的痛心悲伤。
  恳祈有信心的男女居士,各各要注意尊敬经典。即使儒书中所说的,也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典范,怎么可以任意亵渎轻慢。亵渎,就是自己舍弃自身,在“明明德”,“止于至善”之外。
  佛经中所说的,是众生佛陀的三世因果,凡夫的六道轮回,与背尘合觉的方法,超凡入圣的大道,比起儒书只说现世,不说过去未来世,只注重形躯外迹,不注重心性内在,应当更加切要百千万倍啊!以平时的习惯读儒书,尚且获大罪。
  倘若以这些习惯读佛经,这个罪过不是更大吗?如果能够竭诚尽敬,那么罪业一天天消除,福慧一天天增长。近的来说,现生往生西方;远的来说,将来圆成佛道。我祈愿诸位同仁,接受以上所说的意见,那么现在未来的利益,全都亲自纳受啊!
  谢谢你看完 印光大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点亮心灯,照亮前方,踏上归家的路 下一条 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延伸阅读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