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教网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文 / 广化老和尚 2020年8月3日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太子是佛门里的大护法,他的父亲就是毗沙门天王,也是佛教的大护法,尤其在密宗封他是财神护法。有一天,哪吒太子就告诉道宣律师说,现在是像法和末法的时代了,一般出家人不修禅,不诵经,只是造寺院,这大概不是比丘分内所应做的事吧。既然比丘的份内事不是在造寺院,那么比丘的正业是什么?《事钞》云:《僧祇》供养舍利、造塔寺,非我等事。彼国王、居士乐福之人,自当供养。比丘事者,所谓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大藏经》四十·一四七下)
  《僧祗律》记载迦叶尊者所讲的话是在佛圆寂后,迦叶尊者对比丘所说的话。佛圆寂了,有些弟子们,就忙着造塔、供养舍利。迦叶尊者就告诉他们,造塔、供养舍利,不是比丘所应做的事情。那些喜欢植福之国王与居士们,为了求福报,自然就会去做。那么比丘所为何事?“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就是结集经律论三藏,使佛的教法能流传后世,代代相传,佛法就不会很快衰减。《事钞》云:《三千》:沙门业者,诵经、坐禅、劝化众事。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大藏经》四十·一四七中)
  三千就是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三千威仪是它的篇名,这段文是从其中摘录出来的。出家人的正业是诵经、坐禅、劝化众事。坐禅有两种,一般是参禅。参话头是坐禅,修观也是坐禅。念佛还是坐禅,但散心念不叫禅,要定心念,就是《观无量寿经》的观想念佛,这才是禅。“劝化众事”就是劝导在家居士们修善业起塔、造庙、供养僧众、护持佛法。这些都是出家人之份内事。
  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假如出了家,不诵经、不坐禅、不劝化众事的话,表示没有得到出家的利益,虚度此生。尤为甚者,由于虚受众生之供养,没有真正修行,将来还要受苦报。《资持》释云:“《三千》中:明三事是出家业,义兼持戒,不出三学,自他两利。徒生死者,空无所得故。或受苦者,彼谓袈裟离身,腹破食出。不尔,则堕狱等。(《大藏经》四十·四一五中)
  虽然在《三千威仪经》中说“诵经、坐禅、劝化众事”是比丘之份内事,但是其中的意义应该包括持戒,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修学内容,自利利他。假如不依教修行,就虚度此生,无法得到修行利益——证果。或是承受苦报,在现生却除袈裟时,腹破食出,若不如此,死后即堕地狱。所谓“袈裟下失人身”之谓。
  谢谢你看完 广化老和尚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下一条 打观音七要建立的四种信心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心,从头到…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