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佛教网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文 / 大安法师 2020年7月8日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就不要去求心外的极乐世界了;既然是自性弥陀,就不要去念心外的佛了。
  这里他们存在一个概念上的误区——此处的“唯心”不是指生灭心、缘影心、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自性弥陀是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的妙真如性,当你没有清净心,真如妙心没有显现时,你奢谈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还只是口头活计,并非当下的境界。
  宗门下首先注重开悟,就是对理要明白,所谓开佛知见,指归向上一著,参透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向上一著之理是清净本然,没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的区别。为什么宗门下要扫荡呢?因为心性本然的层面上不能建立对待,所以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切指归向上本分。你首先开悟这个理,就叫见道。
  然而此心性之理还只是你事修的原动力,因为你虽然开悟了,但还要修道,着手对治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依不涉因果修正凡圣生佛的理展开因地上的修行,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所以宗门下常说一句话:理可顿悟, 事须渐修。你事相上对治烦恼的修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断一分惑证一分真。
  某些禅和子不了解理和事的辩证关系,常笼统而谈,认为一但见到理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其实并非如此。其实你见到理开悟后,正好知道了修行目标,知道该怎么开步修行。如果只是执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不谈事相上的修行,这属于知见的颠倒,于是他就可能拨弃事修的一些方便,比如他就指责舍娑婆求极乐是生灭心中的取舍。宗门下对取舍是要否定的,要无取无舍,因为在自性理体层面是离开取舍生灭之相的,但是在事相上的修行当中,你不能否定取舍。如果你认为舍东取西是生灭,要否定,那你难道不知道执东废西是外道断灭见,危害更大。
  所以修行人在没有证到妙觉位,把无明烦恼全都断尽之前,都离不开取舍,唯佛一人,无取无舍。
  谢谢你看完 大安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下一条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延伸阅读 很多人朝佛像扔硬币祈福,扔不准怎么办? 答:没有这种祈福方式。 身处寺院道场,当怀着恭敬心…看到好多人点完香要礼拜几下,这是必要程序吗? 答:持香平举至眉间即可。 香点燃后,因为有明…有人说寺院的香灰有加持力,能治疑难杂症,是真的吗? 答:生病须就医,心病心药治。 天然香的…去寺院拜佛没拜全,菩萨会生气不保佑我吗? 答:佛菩萨只有慈悲,没有嗔心。 “十方三世佛,共…很多人都会摸寺院的宝鼎、狮子沾福气,这样真的有用吗? 答:福只能靠“修”,蹭不到。 因缘因…寺院烧香是不是烧高香最好? 答:文明敬香最吉祥。 所谓“高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并没有可…为什么说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是佛教《心经》中“诸法空相”思想的延伸…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