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悲心护生与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佛教网

悲心护生与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2020年2月29日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道出了佛教对动物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慈悲。千年以降,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使得中国在很早就有了对待动物的主流意识与实践行动。那么,佛教的护生理念是怎样的?佛教又是如何看待人类吞啖生命与伤害动物的行为?
  佛教慈悲救度的对象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人类,而是包括动物在内的各种生命形式。在轮回信仰的基础上,生命本质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均有着平等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许就是不愿杀生的缘由。《佛说阿难四事经》曰:“当以慈心育养幼孙,见禽兽虫蛾……当常念,随其所食,令时酥息,莫得如杖伤绝其命。”佛教经典再三劝导信众应该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动物。
  不杀害生命、对一切生命平等相待、人与动物和平相处,正是佛教的护生理念。
  众生平等的思想在佛教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积极的实践方式,集中体现为素食、放生行为。断除肉念以食素为生、救助和放生动物使其重获自由,都是众生平等思想的事实体现。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佛教认为不杀生、从慈悲出发有利于修行成佛,素食有利于佛子的灵性成长。从佛教素食观来理解,素食不仅可以拯救受苦的动物、解决环境危机及气候变暖,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实践个体变得更高贵、更慈悲,从灵性上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使人类社会更和谐,使人和自然更和谐。
打赏
上一条 战“疫”情 在关闭寺门清修之间闭境练心 下一条 真正做到断恶业改恶习,不要再做虚伪的修行人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