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念佛念到身心自在快乐 才叫真念佛
佛教网

念佛念到身心自在快乐 才叫真念佛

文 / 妙江法师 2020年1月5日
  快乐的时候能自自在在,痛苦的时候更要自自在在,这就说明你念佛念得有点作用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早就忘记念佛了,甚至心里头还有些不舒服——为啥念佛成这个样子了?人家不念佛比我们还好呢?这就是在考验你平时念佛有没有用功,和佛有没有缘。没信心的时候,“唉!我这个念佛的还不如人家不念的人。”这就叫怨天怨地——不怨自己没念好,怨自己没选择好。在这个时候要能提得起,能用得上,现在去做是种现在的因,得未来的果。
  现在念佛就是去做未来的工作,你现在念佛也不一定有多好的感受,可是要念到自在的时候,当时就能感受到,念得不自在的时候,只是勉强去做。这就和学习一样,一开头是勉强去学习,等到学进去了,就是一种享受。你现在只是一种感受,有痛苦的感受,也有不痛苦的感受,腿疼、心烦、心烦意乱,甚至坐不下去了。要是一直念下去,和水一样流通了,就正常了,正常就叫自在了。你现在不自在,就和水还没有形成通道一样,所谓水到渠成,水还没到呢,哪能渠成?
  时时都可以念佛,睡着了也能念。我们现在这个就叫懒惰,大家在一块念佛就是互相推动,就叫大众熏修。从互相推动,变成自觉自动,自动念佛以后你还能拉动别人,带动别人——这就叫水到渠成。我们现在为什么出现问题?就是推动也没有劲,拉动也没有劲,自动更没有劲。
  为什么阿弥陀佛叫接引阿弥陀佛?不只是阿弥陀佛接引,十方诸佛、十方菩萨都在接引,这么多的菩萨,这么多的佛,到处都在接引人。为啥叫“光中化佛无数亿”?你念阿弥陀佛,你就在这个应化里头,施化里头、度化里头。“化菩萨众亦无边”,菩萨的名字是随你的心化现的,我们也在这个无边的数里头,“亦无边”就是没有一点不是你体现的地方,没有一处不是你成佛的地方,没有一处不是你发心的地方。
  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到极乐世界去,禅宗就是要去兜率内院,就是弥勒道场、弥勒净土。我们念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叫横超,就是一感应就成了,就超脱了。禅宗叫顿悟,顿悟就是得靠自己去悟那个道了,就是靠自力。就是竖着顿悟,横着顿超,横着就是靠接引力,这面感、那面应,竖着就是靠自力。
  不管哪个宗最后都要归到普贤行愿里头,都在这个愿里头。普贤行愿终归极乐净土,就是你始终得到极乐净土去,极乐净土就是最平稳的一个国土。禅宗有多少禅师最后不是都弘扬净土吗?像彻悟禅师、永明延寿大师,这都是大彻大悟的高僧,禅宗里头修行证悟的人。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正好和阿弥陀佛的愿心相应,我们都在他的四十八大愿里头。为啥念阿弥陀佛呢,就是靠这个愿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和我们的愿力,过去社会说两厢情愿,就是这边和那边都有愿力,这就变成一体了。要是靠自力,为啥说“有禅无净土,十修九蹉路”?你必须和密宗一样,不离这个上师,这个上师还不能是那种糊弄人的上师,要是糊弄人的上师,他就不够上师的资格——他自己没有证悟,那不是糊弄人吗?
  人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这个佛教也是分的禅宗、密宗、净土等等宗派,那也就是养一方人,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展出来的适应性的东西。佛教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宗,五台山佛教三大语系都是一个宗,是学派不一样。没有宗派的分别,只有学派的区别,学华严的、学天台的、学禅宗的、学净土的都是学派,都是一样的,信仰都是一个宗。这就是学派不同,念华严的也能成佛,念楞严的也能成佛。
  谢谢你看完 妙江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 福报自然多多 下一条 接受带来丰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