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佛教网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文 / 大安法师 2019年10月25日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这是与生俱来的我执,执著这个身体是真实的。一切都要为我这个身体服务,一切的知名度都为我的虚荣服务,一切金钱的享受都为我的肉体服务——身见!
  我们为什么会贪婪?为什么得不到东西时会瞋恨?为什么我们千方百计地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都来自于这个身见。
  第二是边见,我们看待事物、评价事物都是落在两边。对待法,不是执空就是执有,不是善就是恶。一切都是对待法,不能得到圆融中道的智慧。
  第三就是邪见,拨无因果,认为人死如灯灭。今生这么短暂,我得为物欲享受不择手段。不信前生,不信后世。现在我们看到种种,不断向我们蜂拥轰炸的多是邪知邪见。
  所以处在这么一个所谓知识信息时代,我们没有智慧的辨别能力。谁能避免这种知见的毒害啊!很难啦!你跟他去辩论?辩是非?怎么去辩?
  那么念佛法门单刀直入,不谈什么见解。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就解决问题了。不在那些知见、名相、道理上去纠缠。颛蒙念佛,暗合道妙,巧入佛智,愚夫愚妇即可当生解决生死大事。精通三藏十二部,了达世间思想学问的人,也是导归到南无阿弥陀佛解决生死问题。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你思维的余地。截断我们知见上的分别执著,如香象渡河呀,截断众流!
  第四见取见,就是非果计果。修行其目的是什么?要了脱生死轮回的苦难,一切人天的福报都是令我们迷惑颠倒的,最终是我们第三世堕落的根源。不是真正的证果,他认为是证果。
  第五个是戒禁取见,就是非因计因。看到一些动物升到天堂,他也去持牛戒、去持羊戒,或者是修苦行来求得解脱,折磨自己的身体——戒禁取见。以上五种,即是见浊。
  谢谢你看完 大安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为什么大家很注重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修法? 下一条 龟在佛经中有何譬喻?
延伸阅读 很多人朝佛像扔硬币祈福,扔不准怎么办? 答:没有这种祈福方式。 身处寺院道场,当怀着恭敬心…看到好多人点完香要礼拜几下,这是必要程序吗? 答:持香平举至眉间即可。 香点燃后,因为有明…有人说寺院的香灰有加持力,能治疑难杂症,是真的吗? 答:生病须就医,心病心药治。 天然香的…去寺院拜佛没拜全,菩萨会生气不保佑我吗? 答:佛菩萨只有慈悲,没有嗔心。 “十方三世佛,共…很多人都会摸寺院的宝鼎、狮子沾福气,这样真的有用吗? 答:福只能靠“修”,蹭不到。 因缘因…寺院烧香是不是烧高香最好? 答:文明敬香最吉祥。 所谓“高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并没有可…为什么说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是佛教《心经》中“诸法空相”思想的延伸…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