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结真正的善缘
佛教网

结真正的善缘

2019年10月7日
  佛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协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所以”广结善缘”其实就是”普渡众生”。但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与他人结缘呢?无论是用物质的援助或情感的关怀,只要不离开佛法的精神,都是与众生结缘的方式。
  一般人多半是用物质来与他人结缘,但如果懂得佛法,便可以用佛法来协助人、劝勉人,希望他们以后也可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这才是最好的帮助方式。因为,如果只依靠别人的帮助,那是不可靠、不长久的,就像生了病只会不断地去看医生,却不愿调整自己错误的生活习惯,那是无法真正痊愈的。
  有一次我问一位长期看心理医生的人:”为什么要看心理医生呢?”他说:”这不奇怪,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定时吃饭,少一餐都不行,看心理医生也要定期去,一星期就要看两三次。”他的解释好像言之成理,其实似是而非。因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应该是找出治本的方法,不能只是治标而已,更不能以和稀泥的心态逃避,否则,当下好像问题解决了,其实并不彻底。如果能用佛法来解决,就不单是治标,也能治本。用佛法来处理心理上的问题,那是最究竟,也是最彻底的。所以,用佛法来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结缘方式。
  但是,结缘也有清净、染污的分别,端看我们用何种心态来与别人结缘,以清净的心所结的缘是净缘,以染污的心所结的缘就是染缘。所谓的染污心,就是内心别有目的,期待、盼望别人能有所回馈,这种缘会让彼此困扰、纠缠,到最后可能反而成为恶缘,彼此结仇、结恨,像这种缘还是少结为妙。
  结缘一词在民间信仰中,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例如,”了缘”这个观念,特别是有所谓”七世夫妻”的说法,认为男女双方在过去世结了很深的缘,如果没有当足七辈子的夫妻,两个人的缘分就无法了断。
  其实这根本不是佛教的观念,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因缘关系是不可思议的。即使两个人之间原本只有很浅的关系,由于种种的因素,都有可能继续愈涉愈深,就像藤和丝缠在一起,只要一用力就会愈缠愈紧、愈缠愈乱,没完没了。因缘因果是相续不断的,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了缘”这个观念似是而非,”七世夫妻”更是小说中的想像罢了。
  此外,民间还有”还愿”的说法,认为庙里的神明达成了自己的请愿,就要用牺牲或祭祀的方式来还愿,这种报酬的性质也和佛教的观念背道而驰。佛教众生的救助应该是毫无条件的,例如:我用佛法来帮助别人,是没有条件的,不会因为某个信众供养我比较多,我就对他特别好。就我个人而言,别人对我好也好,对我坏也罢,我都不抱分别心,只要是愿意接受佛法的人,我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
  所以,佛法不说纠缠不清的”了缘”,也不说报酬式的”还愿”,这观念应该要厘清,才能真正与众人广结善缘。
打赏
上一条 吃饭的智慧 下一条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