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普贤菩萨在人一生的修为中,最难的是平等供养众生
佛教网

在人一生的修为中,最难的是平等供养众生

专题《普贤菩萨 2019年10月6日
在人一生的修为中,最难的是平等供养众生
  普贤菩萨发愿,要平等供养众生,恒顺众生修行,他说:所有的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的所有众生,有种种的差别。有所谓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的是依靠于地水火风而生存的,有的是依靠空气以及诸种花卉草木而生存的。种种的生物类型,种种的色身,种种的形象,种种的相貌,种种的寿命的长短,种种的族类,种种的名号,种种的心性,种种的知识见解,种种的愿望和愉乐,种种的意识,种种的威仪,种种的衣服,种种的饮食,以及处于种种的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以至一切天龙八部、人和非人等等,无足的,二足的,四足的,多足的,有色的,无色的,有想的,无想的,非有想的,非无想的。像这样等等类型,我都随了他们的意思,来转变我的随顺的方法,我用种种的方法,服待他们,用种种物品,供养他们。像恭敬生我的父母一样,像奉待师长一样,不论是阿罗汉,还是如来,一律服事平等没有什么两样。
  若见到有疾病痛苦的众生,我情愿供他们好的医生,给他们医病,给他们服药。如果有迷路的众生,我情愿引领他们走正确的道路。在黑暗的夜间,我情愿作明亮的灯光去照亮他们,遇到贫穷的众生,我情愿拿我所有的珍宝,分给他们,使得他们也有收放珍宝的库藏,可以永久地享用。
  发愿常常依顺众生的菩萨,应该要像这样的不分高低,一律平等地依顺。应该使得一切众生,得到很大的利益。为什么缘故呢?菩萨如果能够随顺众生,就是随顺供养诸佛。如果能够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尊重承事诸佛。如果能够使得众生生出欢喜之心,就是使得一切诸佛生出欢喜之心。为什么缘故呢?诸佛如来,所以能够有同体大悲心,就因为佛的全体,完全是大悲的心造成的缘故。佛因为哀怜众生,起这种大悲心,又因为有了这样深切广大的大悲心,就一切都觉悟了。因为一切都觉悟了,就成了佛了。
  譬如在荒野地方,沙泥石块中间,有一株很大的树。若是这株树根上,用水去浇灌了,那么它的枝叶华果,自然就都十分的繁茂昌盛了。对生死的旷野、觉悟的大树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切众生是菩提树的树根,而诸佛菩萨则是树根上开出的花和果。用大悲水来饶益众生,才能够使得众生都能够修成像诸佛菩萨一样的智慧花果,就是修成佛和菩萨。
  为什么缘故呢?如果诸菩萨用大悲水来利益众生,那也就是诸菩萨自己能够成功正等正觉的缘故。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是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究是不能够成就无上正觉的功德。
  善男子,你对于这意,,应当做如此的解释。因为对待一切众生以平等的心的缘故,所以就能够使大悲心增大圆满起来,因为以大悲心来随顺众生的缘故,所以就能够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像这样随顺众生,就是虚空界穷尽了,众生界穷尽了,众生业穷尽了,众生烦恼穷尽了,而我的这样随顺却没有穷尽的时候。随顺的念头,一个接一个,永远没有间断;身语意三种业没有任何的疲倦和厌烦。
打赏
上一条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下一条 吃饭的智慧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