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道法自然 / 列表 / 为什么佛教因果人人知,道教承负无人晓?
佛教网

为什么佛教因果人人知,道教承负无人晓?

2018年7月8日
为什么佛教因果人人知,道教承负无人晓?
  现代社会,“因果”已然不仅仅是佛教徒的口头禅,很多场合都有人在说因果,道因果。但是因果到底是什么?这和道教的“承负”有什么区别?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道教,那道教为什么又在讲“承负”呢?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一直信奉着天地宇宙的自我运转规律。而我们人与宇宙是相对应的,一切结果的产生皆有其原因,一切原因的发展必有其结果。所以我们道教对于教化世人也有自己的承负说。不论是佛教、道教的信士还是传统文化爱好者,问起来很多人也都会说点,本人分享一些个人理解,欢迎诸网友、道友批评、指正。首先要指出的是:佛道相提并论,并不是为了分孰高孰低,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信仰;更不是为了互相攻击,因为佛讲我门广大,道说利而不争,均为世间正法。仅以学术探讨的性质,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精义。
  1、什么是因果?
  说起因果,最常听到的便是“因果报应”。到底什么是因果?佛教的《涅盘经·遗教品一》有“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的说法。三世因果,正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一般,起心动念也因前世之因,也会招致后世之报。
  简单地说,佛教所说的因果是站在个人(或者一个众生)的角度。《地藏经》也有“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信奉佛教的人必然对佛教的教义信之无误,但是大部分没有建立信仰的众生则很难相信自己的荣辱兴衰会与自己的上一世相关,即便是现世报应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与自己的曾经相关,何况对于飘忽不定的未来及来世呢?所以,因果报应说对信众来说是一条定律,而对无信仰者来说,则难有说服力。
  2、什么是承负?
  说起承负,最常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底什么是承负?根据老子“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承负”可解释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报应现象,也就是说“承负”是道教的报应观。
  《太平经》是最早对承负思想做出较为系统阐述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对承负说有两种解释:其一,人世间的承负,把今人受到的福祸归结为祖先的善恶,祖先积德行善,泽被子孙后代,祖先有过失或作恶多端,其恶果于后代子孙。其二,自然、社会的承负,顺“道”而行,自然、社会就昌盛发达;违“道”而行,自然、社会就衰败枯萎。
  这不但有佛教的因果体系,更多了现代社会所常说的蝴蝶效应。现在是过去的总结,未来是现在的投射。这就是事物源头与后来的事物要对产生的现象承担负责。为了事在人为。能影响世界多大是看能量。投石入水,越大的石头波浪越大哦,影响越广,时间越久,但最终回归平静。
  “承负”的核心内容是将天道、地道、人道置于“承者为前,负者为后”的循环逻辑发展之中,用天道、地道来论证人道。说明天灾之发、地祸之起的原因,在于违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负。社会动乱,王朝更迭,亦是人为所致。任何自然、社会现象都蕴涵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的承负结局中。
  3、因果与承负,到底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因果和承负的解释,不难发现其实都是对报应的阐述,也就是宗教的报应观。但是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个人以为,说得就是一回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果报应说的是站在个人角度来看待报应的,通过一个人的三世来确定并说明其报应,这是一种相对微观的表述。对于一般人来看,若是不相信轮回,那就对“三世因果”就更难相信了。
  而承负报应说却站在一个家族的三代来看报应的,通过三代的福祸变化来说明其报应,是一种相对宏观的表述。对于一般人来说,肯定有父母、子孙,“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的承负便显而易见了。这更解释了老话说的那句:富不过三代。
  所以在我看来,因果就是承负的微观结构,而承负却是因果的宏观表现。正如《道德经》的“同出而异名”一样,本就一样。但是同样要指出的是:微观与宏观并不是大小的问题,而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而已。
  4、因果与承负,谁更高明?
  道教崇尚自然,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不修道德,三代承负,受人褒贬,难逃世人耳目。“三代承负”无需等三世,一家之中,三代之内,盛衰穷富,子孙命运,便是家道、家德。这样,承负的真实,契合道之真,修真之要也。因果扑朔迷离,常人难断其有无。纵然不信道教徒,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可信承负之说,正合“大道至简”之“大道”强名。即是没有信仰,只要心底无私,功德于众生,一样符合承负之论。
  更为关键的是:为什么自古至今为祖先安葬风水宝地的习俗屡禁不绝?自上而下信奉风水宝穴的根源在哪里?还是在于那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也只有前人有了树,后人才有乘凉的机会。
  5、从“承负”观道教的“报应”
  吉人纵然“积善人不知”,“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但凶人纵然“积善人知”,“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可以承负观之。
  富贵之家,家道中落,三缺五弊,子孙不肖,富不过三代。穷苦之家,家道中兴,富贵荣华,媳贤子孝,亦可以承负观之。
  太上曰:“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现今已闻道,习之,仍之、笑之,全在道中,道法自然。子孙后世不竭,家门万世荣耀,皆在承负,不修道当修德,积德行善起,自然泽被后世子孙。
  所以寥寥一千多字的《太上感应篇》道尽了几千年的发展规律,实为教化世人的第一善书。
打赏
下一条 修道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延伸阅读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 孙思邈,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道教超度法会流程 道教超度亦称“度亡”,在道教内正名为“炼度”,指的是道士藉由诵经或作法事…文昌帝君 中国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文昌帝君就是张亚子。全称梓潼帝君,简称梓潼帝…道教三清,清是什么意思?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的宗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清罡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据《无上…吉祥四灵 中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善恶之辩:道德与修行的抉择 人生在世,善恶之辩一直是深受争议的话题。《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道法自然
📙
道教经咒
🍵
禅茶一味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