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好坏不执易解脱
佛教网

好坏不执易解脱

文 / 能弘法师 2019年8月5日
  宋朝有一位蕴齐法师,字清辩,俗姓周,是钱塘人。少年的时候他就通过经文的考试而受戒得度,宋朝的时候要通过考试才能出家,蕴齐法师经文考得很好。后来他在法明会贤禅师座下修习天台教观,天台宗重视教理和止观,理论与实践并重。他非常努力地修行,有一次他得了病,百药无效,怎么治都治不好。
  有些人学佛,有时候生了病或者有点挫折,他就会抱怨。报怨只能增加苦,学佛本来是消灾除障的,要知道你有挫折有病,有可能是你过去生造的罪或者学佛前造的罪现在现前,也不一定是坏事。《金刚经》上说,有人诵《金刚经》,为他人所轻贱,那么就会怎么样?灭除你先世所造的罪业。本来要下恶道的罪,透过诵《金刚经》,被人所轻贱、轻视、贱视,遇到障碍了,乃至受人侮辱了,这不是坏事,重罪轻报。本来你要下地狱的罪,现在透过这一点小挫折,把你的罪业消了,你会怎么样?速成菩提,你会快速地成佛。所以修行有时候有点困难,遇到点挫折不是坏事,消你无量罪障。
  但是你要知道,事有不达反求诸己,事情不能够通达无碍,不能够顺利,有时候要返回来检讨自己。要问自己,我是不是习气太重?我以前是不是跟别人结了恶缘?我嗔恨心是不是太重?我怨恨心是不是太重?我抱怨的心是不是太重?我是不是贪心太重?我是不是口业太重?我是不是杀业太重?或者我以前是不是偷盗过、抢劫过,干过一些坏事?要返回来看,我这个人是不是贡高我慢、自私自利、自我主义、自以为是?是不是老得罪人?是不是瞧不起人?以前你老不屑于别人,老撇嘴,现在被人家不屑了,现在人撇你嘴了,你就难受了,你就不行了,以前你老斜眼看人,现在人家看你两眼,你就受不了了,所以要反过来问自己。你不要老抱怨我怎么得到这个果,你要找因,有果就有因,没有因就不成果,没有种子就结不出苹果、梨,所以要找因,返回来问自己,有就得忏悔啊。
  那蕴齐法师就很高明,人家一点都不抱怨、不埋怨,他就每天努力地课诵观世音菩萨,求加持,忏悔罪障。后来晚上他就做了一个梦,梦见来了一个女子,拿了一把凿子,凿墙的那个凿子,来了之后就凿开他的胸膛,然后把他的心就拿了出来,拿出来之后,顺手就把另外一颗心给他换进去,然后用手一摩就好了。他吓了一跳,就醒了,从那以后病没了。本来这个病很难受很苦,看尽了医生都没办法,自从做了这个梦以后,就痊愈了。不但如此,他以前那些不懂的经律论现在无不通晓,以前听过的、看过的不懂的经典,或者没有看过的经典,现在拿过来通通懂了,而且才思如泉涌,下笔万言,要写文章一下子就写出来,不用在那里搜索枯肠了,而且写出来的文章通通与佛旨相应,跟佛陀讲的宗旨完全吻合,一点没差错。
  谢谢你看完 能弘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培养圣人的品质 下一条 药师如来的不可思议功德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心,从头到…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