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佛教网

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2019年6月14日
  对待过去:报冤行
  如果在生活里遭遇困惑、困顿、困厄或“不幸”,就这样想:
  我从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丢弃真实,随同虚假,跟随着各种幻象起起伏伏,制造过很多冤情,做过很多糊涂事,造成了许多隐藏的、潜在的违害;现在虽然没有犯错,但都是我过去无数事上种下的恶因现在果实成熟了,不是老天爷,也不是他人所给予的。现在我都甘心忍受,不起抱怨。
  对待现在:随缘行
  一切事物都没有个长住不变的我,一切事物都随着它的因缘转向、转变、转化;我们既享受世间的快乐,也承受世间的痛苦,这一切都是由事物的因缘变化所形成的。如果我得到了荣誉、福报等事,这样想:
  那是我在过去之事上所种下的善因,今天缘熟得果;但是缘尽了,它还会消失,没有什么值得高兴发癫的。得和失随着缘份的不同而不同,但我的心不要加加减减的,我不能让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把自己弄晕了,凡事安静随顺地跟着现实走就好。
  对待未来:无所求行
  世上的人一直处在一个迷局里,到处贪婪执着,叫作“有追求”。但智者了解到生命的真相,他们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与世俗是反的。他们没有妄念、安心在自然中,就像一棵树只随着风,才起舞自己的形体并发出生命的音声。他们活在生命空性的觉知中,除了眼下正在做着的事,没有多余的想法,没有超过现在的愿望。一切事物都在被“生”和“灭”所掌管,生死之神时刻相伴;在“我要”、“我气”、“我知道”里待久了,那实在似,住在一栋正在着火的房子里呀。
  对于凡夫,有个身体就会有苦,谁能长久拥有它而没有烦恼痛苦呢?想到这些,就应该舍弃多余的妄想,安心当下的事上,不作其它的奢望。求,是苦的根源;无求,涌现生命的喜乐!真正修行的人,只要眼前有的,不要那看不见的。

  如果你的心出离了“过去、现在、未来”这些假象,如果你的头脑不再被“痛苦、快乐、愿望”等所打扰,那么,就随着法流流行吧,就乘坐法船悠游吧。
  大千世界是一片佛城,众生都是幻人,有情是一场梦;整个世界是一颗心的变化,一颗空心幻成空花结空果,一切是一;没有“这”,也没有“那”;没有一个“你”,也没有一个“我”……确信这个事实,证实这个事实,就快活地活吧,随法而行!我们的法身是个大富翁、大魔术师,它生出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命,我们的财富……就快乐的布施吧,不要吝惜,给、给、给!
  这世界本质是空的,你是空的,心是空的,你到底要执取哪一个呢?假装有个“有”,去给那认为有的众生,让他高兴高兴;给予他人,别人快乐,自己也能快乐,何乐而不为?自然的给,开心的乐,安静的觉,这就是庄严菩提道。给别人善言,给别人妙语,给别人微笑,给别人财法资物……
  根除了自己的贪,利益了他人的心,圆修了六度波罗蜜,完美的结局!这就是称法行——大乘菩萨行,佛行。抵达这个境界的人,就这样生活:称法行。
  达摩大师,针对众生和菩萨,针对过去、现在、未来,针对怨憎、荣誉、追求等事,给我们开出了四张处方,四味妙药,愿有缘的众生,接此法水,服此法药,疗自心疾,健自本体。
打赏
上一条 有了慈悲心,气血也就通畅了 下一条 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