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什么是“作意相”?
佛教网

什么是“作意相”?

文 / 南怀瑾 2019年2月23日
  “云何作意相?谓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识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转,非无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我们修行不是讲到要去作意嘛?现在是解释。你们如果要研究唯识五遍行,什麽叫“作意相”呢?你不要拿这一段去解释了全部的作意。修止观的作意不同,做人的、造地狱业的作意又不同。现在解释的这一段作意(是)讲比丘们修声闻道,在自修程度的作意相。什麽叫“作意”?“谓有能生作意故”,因为我们这个生命,心的状况,“有”一个“能”够“生”出来“作意”,能够使我们的意识起一个境界。“於彼彼境界,所生识生”,对外界一切的“境界”,“所生”,所生出来,意“识”所变,这意识所变的是什麽?“作是思维”,能够思想。
  那麽,现在时代又不同了,你晓得西方的哲学,乃至产生唯物思想的哲学,(就是)恩格斯那段逻辑哲学,翻译成日文、中文就是意识形态。我们每个人思想习惯性的,那个意识变成一个固定的形态相。比如我们中国人,假如出去上街买衣服,一定想买中国样子的,因为我们意识形态里头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每个中国人跟外国人站在一起,同样看一个东西,两个人讲话都不同。中国人说:“好看呐,真好看。”外国人讲:“哇、哇!”两个意识形态不同,表情也不同,这是思维、思想的习惯。
  你看西方来的朋友们,或者受西方影响、欧美文化影响来的人,一讲:“嗨!你了不起!哈!好伟大!”中国人就讲:“哎呀,你真好哦——,好了不起哦——。”三哦两哦的,讲出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吐的。但是你要晓得为什麽表情不同?是他的意识形态形成的。你不要看西方哲学(不怎麽样),因为你们没有研究西方哲学,它也很迷人的,看起来几乎接近了佛法,但是差别太远了。这个就是作意思维所生。
  谢谢你看完 南怀瑾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做菜时能这样修练你的心,就已经是大菩萨心 下一条 共修与自修的差别是什么?
延伸阅读 很多人朝佛像扔硬币祈福,扔不准怎么办? 答:没有这种祈福方式。 身处寺院道场,当怀着恭敬心…看到好多人点完香要礼拜几下,这是必要程序吗? 答:持香平举至眉间即可。 香点燃后,因为有明…有人说寺院的香灰有加持力,能治疑难杂症,是真的吗? 答:生病须就医,心病心药治。 天然香的…去寺院拜佛没拜全,菩萨会生气不保佑我吗? 答:佛菩萨只有慈悲,没有嗔心。 “十方三世佛,共…很多人都会摸寺院的宝鼎、狮子沾福气,这样真的有用吗? 答:福只能靠“修”,蹭不到。 因缘因…寺院烧香是不是烧高香最好? 答:文明敬香最吉祥。 所谓“高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并没有可…为什么说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凡所有集法皆是灭法”是佛教《心经》中“诸法空相”思想的延伸…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