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什么是佛教的七觉支,对生活中有什么帮助呢
佛教网

什么是佛教的七觉支,对生活中有什么帮助呢

2019年2月9日
  作为中国儒释道思想的佛教文化,很多人理解不同,所以想法也不等。在佛教的功能里,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就有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可见,佛教文化中的佛法就是能解决人生烦恼的方法。本文就通过佛教的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七觉支”来看看此法门对学佛修行者有何帮助,并也通过看看佛教的七觉支到底是什么意思。
  之前大茶经文中讲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这五科。本文主要讲七觉支,在佛教的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和八圣道。与之前五科加起来是七科法门,在三十七道品中,也就是三十七种善法,在佛家文化中前面五科是为方便道,八圣道是为见道,七觉支是为修道。那什么是七觉支呢?
  那什么是七觉支呢?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菩提是梵语,中译为觉或觉悟。七觉支以觉为本,以智为本,也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这七件事是达到觉悟的七个组成部分。七觉支的名称叫法有很多,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那有哪七觉呢,对我们生活都有什么帮助呢。
  七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当代的净慧法师曾在开示中说:“择法者,智慧也。七觉支以智慧为体,以觉悟为本,严格地讲起来,只有择法觉支才可以称为觉或者称为菩提,其它六种仅仅是觉悟的支分。假如‘择法’是一棵树,其它六法就是这棵树上的枝条。择法为主干,其它六法为枝条,故名七菩提分或者七觉支。”
  佛家修行干嘛,修行以智慧为本。就是要破迷开悟,断烦恼得智慧,以智慧为先导。对此,净慧法师在书中曾说道:“智慧用择法二字来表述。择者,简择、辨别、判断。择者,当下判断,不是思考了以后再去判断。它是佛教讲的现量境,现代心理学称之为直觉。直觉者,当下的第一个念头,不是第二念。第二念就成了推理了,就不是直觉;第二念就成了比量,不是现量。”
  可见,生活中,我们的烦恼与迷惑,当下第一念很关键,当下一念就是觉照,就是现量境,当下一念觉照不了,管不住自己,我们的烦恼就会变成一种行为。所以照顾当下一念,安住当下很关键,佛家有很多安心法门,所谓安心法门,就是用某种方法来断除我们当下的烦恼。
  对此,净慧法师在书中说:“这种功夫力度很大,但是难度也很大。这种难度表现在众生的迷惑重,烦恼重,勇气不足,智慧没有,所以不能当机立断。”那我们智慧不够怎么办呢?看看七觉支第二内容怎么说。
  七觉支第二:“精进觉之”当我们智慧不够怎么办呢?就要精进不一,就像我们做任何事,要精进不一,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在佛家的修行中,就是在修行上做到废寝忘食,不舍昼夜,那是才可以说得上是精进。这就是修行中的人们精进不一的表现,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很多人精进不一,努力在努力,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通过自己的智慧,加之精进,一定能得效。
  关于佛家的精进的法门,有许多力度非常强的方法。如净慧法师说:“比如说一行三昧。所谓一行三昧,分为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常立三昧。常行不是只行一个小时而已,而是以九十天作为一个期限,在这九十天当中只可经行,不坐不卧,专心致志不舍昼夜,或持佛号,或参话头,或观心。那种方法,才是克期取证的方法,那才是精进。”
  七觉支第三:“喜觉支”喜觉支。在佛家的修行当中,由精进而断了烦恼,就增强了智慧的力量,就会获得一种欢喜。但这种喜是法喜,不是我们平常中的欢喜微笑的欢喜。就如在禅定的境界当中,有说不出来的喜悦,而在表情上并不外露,只是一种自受用,只是一种自我的最最良好的状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那种感受。
  七觉支第四:“除觉支”“除觉支”这里的除就是断除烦恼,在修行的进步过程中,就是要得智慧,除去烦恼,烦恼断了一点,那我们的智慧就有所增长。
  七觉支第五:“舍觉支”在佛家修行上所得进步,这个时候就要懂得“舍”,修行中不断地有所突破。那么就要舍掉我们最初的第一步,才能迈出第二步,总不能原地踏步,停滞不前,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包袱。如果在修行上的有所得成了包袱,那就很难进步。
  所谓有舍有得,如我们生活中,遇到欢喜之事,也不要过于自满,得到也要懂得“得舍”,因为只有这样,懂得舍,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总不能自满现状吧。当然,对某些烦恼执著,更应该要懂得舍,有舍我们才会另行办法,不会停滞不前的为一事而烦恼忧愁。
  七觉支第六:“定觉支”我们都知道,禅定是佛家的修行核心内容,特别是佛教的禅宗文化。对此,净慧法师在书中有说:“没有禅定,所有的功德没有依托。修行的功德所依就是定。智慧所依是定,精进所依是定,喜悦所依还是定。在讲戒定慧三学时有一个比喻:慧目、定身、戒足。这个比喻说明,无论是戒律还是智慧,都要依托禅定,都是以禅定为体。”
  可见,这一觉支,与佛教的禅法门息息相关。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七觉支第七:“念觉支”念觉支的念,就是使修行的法门持之以恒,忆念不忘。只有对所修行的法门经常加以忆念,所修行的法门才能得以保持。有忆念在,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
  所谓念念不忘,一切功德法财都要靠念力使它保持不失。念字在世俗文化中用得很普遍。比如说:纪念,留念,挂念,这都是要让人对某一种事物保持长久的记忆、长久的印象,永记不忘。
  以上就是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是修行方法的整体。择法、精进、喜、除、舍、定、念这七觉支。对于七觉支,关于从我们普通的学佛修行人来说,怎么样运用这个法门呢?如净慧法师所言:“我觉得记住三点就可以了。首先记住修行要有智慧,再就是记住智慧是从精进修行而来,精进修行又要念兹在兹,经常忆念不忘。”
  佛教的“七觉支”对我们生活有什么感触和帮助呢?以上基本上是关于修行中所用的,当然在我们学佛修行者,乃至平常我们生活中,一样的可以应用。精进不一,特别在我们工作中要努力;生活中要懂得“有舍有得”;欢喜中要懂得不要过于自满,在精进不一中有智慧。有舍得即会有进步,所谓的“定”,我们生活中也要有定力,经常自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定力,特别是工作,要精进不一的同时,还要有定力,不要妄想过多,以乱分寸,遇到问题,要有定力,就不会分寸散失。
打赏
上一条 要相信《金刚经》! 下一条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
延伸阅读 法性本来空寂,但是因果丝毫不爽 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根尘一碰…代众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情,师父你看怎么办? …做事认真是执着吗?这种算随缘吗 问:南无阿弥陀佛!法师慈悲!我们很多的佛子喜欢说随缘,不要…修行人应如何消除三障 忏法上说,要灭除三障,当生七种心。哪七种心呢?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楞…知见不正,纵修得十万岁寿命,还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难遇。我们业障重的苦恼众生,虽有善根感受这…自己不相信自己,怎么了生死 现在讲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弥陀佛,在这个世界障碍多…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