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浮生若梦
佛教网

浮生若梦

2018年12月18日
  司空本净禅师写过一首偈子:“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他把一生视为做梦,梦中吵吵嚷嚷忙忙碌碌,一旦开悟就像从梦中醒来,万般皆休。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也谈到梦:“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众生在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或上升或下降或转生,出生入死,死了 又生,此生到彼生,一生又一生。在生死过程中其实是在梦中,那是生死梦。一旦开悟,会觉得是从一个好长的梦里醒来,心中开阔明澈无罣碍。从梦中醒来之后, 对生死、自我不再执着,也就离开生死;离生死叫大梦初醒或大梦已觉,佛就叫“大觉者”。所以凡是证道、悟道的人就是从梦中醒来的人。这是禅宗对梦的看法。
  司空本净禅师这首偈子也有类似的体验。“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从生到死就 像在梦中一般,而且在其中忙忙碌碌、又吵又闹,煞有介事。有的是身在闹,有的是心在闹,有的是身心皆闹。参与交际或社会活动时,身体闹;即使不参与活动, 如果思虑多、烦恼重,心也照样闹。可是一旦开悟,悟人生如梦,悟生死如梦,悟三界如梦,悟凡夫彻头彻尾、里里外外全是梦,那就醒过来了。此时万事皆休,梦 中一切闹的现象全都不见了。只要心一停,心外的也停;心中的我一消失,心外的环境丝毫不对自己起干扰。身心脱落,如释重负!
  一般凡夫俗子能否体会到这个事实呢?活着的时候汲汲营营、你争我斗,到最后再怎 么放不下也得放下,要不然去殡仪馆或坟场看看就知道了。可是那些人醒了没有呢?大概没有!醉生梦死很可惜、很可怜。若以有用之身奉献自己成就社会有多好, 虽然也是在做梦,做这个梦还比较有意义。
打赏
上一条 人何以要学佛? 下一条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却忘了世事无常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