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学佛群疑佛教对神通 异能看法如何
佛教网

佛教对神通 异能看法如何

专题《学佛群疑文 / 圣严法师 2018年6月25日
  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

  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做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耳通;五、能飞行自在,有无变化,来无踪、去无影,瞬息千里,取物如探囊等,这叫做神足通。此由于功力的深浅,使得所达范围的大小和保持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是属于有为、有漏、有执著的,跟解脱道无关,当然,也不是菩萨道,所以圣人必须另得漏尽通。

  所谓漏尽,即去我执而证涅槃,小乘就是阿罗汉,大乘是初地乃至七地以上的菩萨。唯有佛得三明,即六通之中的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为明,那是因为唯有佛的神通力,是彻底、究竟、圆满、无碍,是度众生的方便,不是异能异术的表现。一般外道得到了一些神鬼的感应,能差遣鬼神或被鬼神所差遣,就以为得到了三明六通,是非常幼稚和危险的事。

  神通有一定的修法,有的是以习定而发通,有的是以持咒而发通。修定得通,首先是注意力集中,心力增强,用心念把自己身体的官能接通宇宙的磁力和电波,再对于波长的选择性和接收力的训练、沟通到达某一种程度,自然产生神通的功用。这都是在物质范围之内,没有物质的条件,神通无法表现,也无从训练。故以基础的道理而言,唯物论者也能练成神通。

  关于用咒力达成神通的目的,则是以特定的某一种或几种咒语来感通鬼神或差遣鬼神,被鬼神所役使或役使鬼神。咒的力量,我们在另一篇中已介绍,是代表特定鬼神的符号和威力,所以,有感应特定鬼神的作用。

  这两种比较,前者如定力退失,则通力也退失;后者如鬼神远离或犯了禁忌,通力也会退失。鬼神的力量,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现:一是载附于人的神经官能而出现;一种是从耳根的耳语得到消息。附载式的神通和传话式的神通,实际属于感应的范围,还没有到达神通的程度;可是附载式的感应,很容易被以为是他们自己修成的神通,因为不自觉有鬼神附体的感受。

  因为神通不能违背因果,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只能够预先得到消息或从远距离得到消息,而做暂时的回避和阻挡。神通也是自然现象之一,他不能跟自然的规律相违背。所以,好显神通的人,除了显异惑众之外,对于乱世的大局无补,对于混乱的社会无益,对于徬徨的人心无助,反而沉迷于神通现象越深的人,脱离正常的生活越远。

  因此,佛世时代,佛不许弟子滥用神通,阿罗汉的弟子们,也并不是都有神通。相反的,若用神通,虽能感化众生于一时,不能摄化众生于长久。而且,善用神通如比丘之中的大目犍连,比丘尼之中的莲花色,分别为罗汉、罗汉尼的神通第一,结果,大目犍连死于鹿杖外道的乱棒,莲花色死于提婆达多的铁拳。故历代祖师从印度到中国,使用神通来传播佛教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这些人,如果在使用神通之后,大概会离开当地,或者舍报往生他界。如果常显神通而不收敛,必然遭致杀身之祸、枉死之灾和凶死之难;舍寿于非时,这都是由于违背因果,抗拒自然的结果。

  如众人所知,西藏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之中,潜修密行,苦修禅定,精练神通之士不少,其中有人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以飞剑杀人于千里之外;可是西藏的佛教史上,也有过几次的法难,也就是佛法遭受恶王的摧毁和消灭之时,神通即失效。

  又据说台湾本岛,现在也有不少已得所谓三明六通的异能之士,可是台湾本岛,几乎年年都有台风、地震、水患,以及扰乱大众安宁的黑社会流氓、地痞、强盗、土匪,那些具有神通的人士为何变成了无能无力而不问不闻?

  可见得业力不可思议,共业和别业,该受的仍然要受,迷信鬼神的神通救济,只有增加更多的困扰,损失更多的财产,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怪力乱神是孔子所不语,识者所不取。在今天社会文明、知识普遍的时代,凡事应以正信的佛法,从事于智慧的开发和努力,不应迷信所谓神通的奇迹,因为,那实际上不过是鬼神现象的幻术罢了。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下一条 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延伸阅读 有福不享是傻瓜吗? 有些人一生都很辛苦,苦得像我一般,请问这是哪一种果报?就我而言,我心甘…既然有求必应,为啥我却求而不得? 问:纵观其他宗教,有神论也罢,宗教师也罢,塑造的都是全知…要有信仰与敬畏之心 佛法中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老子》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何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何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经常用,但也很…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师,有没有秘…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齐。好人固然能够自…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返回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