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临终时,念佛人先走后死,是这样吗?
佛教网

临终时,念佛人先走后死,是这样吗?

文 / 大安法师 2018年11月22日
  什么叫先走后死呢?一般念佛往生叫死生同时。我们的业报身死,死就是我们的神识离开这个身体,马上极乐世界的生阴就会现前。那么这时候,死的当下就是生,是同时的、即时的。
  这就表明,用一个比喻就叫“文成印坏”,“文成”就是指极乐世界诞生的情景成就了,你在成就的当下,你这“印”坏了。这就比喻,用一个蜡泥做那个印章,蜡泥做印章,你按下去的时候就形成印文,但你形成印文的这个部份,是你用蜡泥做的章子按下去的,你这个章子消失了,但你的印文成就了。表明我们这一期的业报身没有了,然后净土的境界现前了,印成了,叫“文成印坏”,你在“印坏”的当下就“文成”了,或者你“文成”的当下你“印坏”了,那个成的“文”就是你的“印”的一体的东西。是这么表述的。所以这里没有什么先走后死的问题,是当下死生同时。所以有时候可以说,念佛行人是活着往生的,也可以这样说,因为他没有经过中阴身阶段。
  一般的六道轮回,他的神识一离开身体,濒临过死亡体验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神识一离开身体他就感觉很轻松,很轻松呢,他就处于一种飘荡状态,他一刹那“唰”就能够到几千里、几万里的地方,甚至高山峻岭都不能阻挡。因为神识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功能性的东西,就好像很细微的东西可以穿透铁板一样,是没有障碍的。但是他这种神识那就基本上是在另外一个时空态。
  有很多濒临过死亡体验的人,比如他的神识一离开,比如他在医院,躺在那里,医生正在给他抢救,他的家人可能很悲哀的在那里很紧张。这时候他的神识,或者从天花板向下看,他能看到自己的身体在那里,这时候他会自居,感觉到“我”还很好,然后他看到家人在那时哭哭啼啼,他还会觉得:“诶,你们哭什么呀?”他会下来安慰家人说:“我还活得很好,你们不要担心”,但是他在安慰家人的时候,这时候家人是没有感觉的,因为他神识的那种状态,跟我们肉体的这种状态不产生关联,但是他能看得到。所以这样他就有一个“先走”,就是神识“走”,神识“走”了以后,他这个身体,他就会心脏脉搏停止跳动,暖气就会慢慢的消散,这就是死亡状态。是以这个大脑的电波没有了、终止了,就说明他死亡了。
  但实际上,还有一些残存的神识在身体里面。为什么要助念,你不要随便搬动他,虽然他的心王走了,但阿赖耶识的残余部份还在,你只要动他,他会有疼痛的感觉。这种身体上的疼痛感觉,由于跟离开的那个神识会产生一种同样的感觉。这就好像在物理学有一个实验,如果一个基本粒子,把它分成两个部份,就在宇宙的两端,你只要对其中一部份施加一种影响,那么在宇宙另外一端的粒子就能感觉到、感应上。所以这个神识跟我们共住在一起,虽然有大部份神识离开了,残余神识的疼痛,他也会影响到离开的那个神识。离开的那个神识,如果他一疼痛,他就生嗔恨心,嗔恨心一来可能“嘣”的一下就变成毒蛇呀、蝎子呀什么的。
  所以念佛人不存在先走后死的问题,念佛人是临终在定之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时,是同时的。
  谢谢你看完 大安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寺院里的四大班首和八大执事 下一条 佛的意义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心,从头到…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