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对佛像发恭敬心 借助佛像来加持
佛教网

对佛像发恭敬心 借助佛像来加持

文 / 济群法师 2018年11月15日
对佛像发恭敬心
  很多人进入佛殿就感到安定,我们通过佛像激发起恭敬心,这种恭敬心又借助佛像来加持我们。
  佛像,顾名思义,就是佛菩萨的造像,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很熟悉的。
  在寺院的殿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造型和尺度的佛像。除了常见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还有弥勒、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以及罗汉、天王等等。家中有佛堂的信众,也多半供奉着佛菩萨像,每日礼拜、上香、供水,激发向道之心;或是作为启白三宝、忏悔业障的对境。
  恭敬佛像,是极为殊胜的修行方式,可强化学人对三宝的皈依之心,是增上修行的重要助缘。
  如果能将佛像视为佛陀真身虔诚顶礼,油然而生神圣感和恭敬心,内心当下就能得到净化。所以,很多人进入佛殿时就感到内心安定,感到一种摄受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佛像的认知和感受。我们通过佛像激发起恭敬心,这种恭敬心又借助佛像来加持我们。
  反之,如果仅仅将佛像视为艺术品,那么,除欣赏或予人美感外,就不会对心行产生任何震慑作用。面对佛像时,一样会妄想纷飞,一样会喧哗躁动。有些人以为,对佛像的神圣化,不过是信徒的迷信所致,甚而斥之为“偶像崇拜”。殊不知,这是佛弟子见贤思齐、净化内心、开启觉性的修行方式,意义深远。所以在普贤十大愿王中,即以“礼敬诸佛”为首,由礼敬而打开心量,令心逐渐与佛菩萨相应。
  当然,在修行过程中也不能停留于对佛像的执著。从恭敬佛像到超越对相的执著,代表着修行的不同层面,应次第而修,不可偏废;但最终要从有相的佛像,证得无相的空性。
  谢谢你看完 济群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 下一条 网上学佛真方便,是不是就不用去寺院了?
延伸阅读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